國立南洋工學院是交通大學歷史上在上海存在過的學校。1950年代交大西遷後,上海市還籌建過一所同名的工科學校,並於1957年參與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學。
歷史
抗日戰爭結束後,礙於戰爭後的恢復需要,中華民國政府宣布要壓縮教育經費,進行院系調整。其中歷經交通大學第一次南遷的交通大學北平鐵道管理學院與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各自返回北平和唐山,但被改為「國立北平鐵道管理學院」、「國立唐山工學院」。內遷到重慶的交通大學本部返回上海後也被宣布要停辦航運,輪機兩系,改名為國立南洋工學院[1]。
1947年5月2日,返回北平舉行慶祝會的交大同學對復員學校設備表示十分不滿,並與戰後停駐在此的空軍產生對抗。全校師生在中南海北平行轅集體請願,最後李宗仁下令空軍撤出交大校區。此舉鼓舞了交大師生之間的行動,同月10日上海交大學生罷課。5月12日,交大平院罷課,響應護校運動[2]。唐山工學院班長聯席會議決議成立護校委員會,提出「恢復交通大學校名,增加辦學經費」的要求[3]。
195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決定將交通大學遷往西安。1956年交通大學開始西遷。
1956年,由於形勢的變化,上海市委和市政府以及社會人士都感到上海仍需要一所類似交通大學的綜合性工科大學。出於上海人民對交通大學的深厚感情,校名仍沿用交大建校之初時用過的「南洋」名稱。南洋工學院以交大師資為班底組成,交大名教授陳石英出任籌備中的上海南洋工學院院長。
1957年4月,上海南洋工學院併入上海交通大學。
參見
參考文獻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oh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1947 民國三十六年丁亥》:5﹐10(三,二○) 甲、魯南國軍歐震兵團收復萊蕪,敗共軍之華東野戰軍。……癸、上海交通大學學生罷課,要求恢復航海輪機兩系。……5﹐12(三,二二)……辛、北平鐵道管理學院罷課,響應上海交通大學護校運動。……5﹐13(三,二三)……乙、上海交通大學學生二千餘人進京請願,京滬車阻,教育部長朱家驊到滬處理。
- ^ 复校回京,迎接解放. 北京交通大學新聞網. [2012-1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2).
| | | | 歷史 | | | 校區 | | | 風貌 景觀 | | | 院系 | | | 附屬 單位 | 附屬醫院 | | | 附屬學校 | - 附屬衛生學校
- 附屬中學
- 附屬第二中學
- 附屬小學(原子弟小學)
- 附屬實驗小學
- 幼兒園
| | | 其他 | | | | |
| | | | 創校人 | | | 歷史 沿革 | | | 校區 | 主校區 · 東校區 · 雄安校區 | | 院系 | | | 重點實驗室 | 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下一代網際網路互聯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 · 高速鐵路系統試驗國家工程實驗室 · 軌道交通運行控制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風力發電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附屬單位 | | | 其他 | | | | |
| | | | 創校人 | | 125px | | 歷史 沿革 | | | 校區 | 興慶校區 · 雁塔校區 · 曲江校區 · 創新港校區 | | 本科書院 | | | 院系 | | | 國家重點 實驗室 | | | 附屬單位 | 附屬醫院 | 第一醫院(西安醫院) · 第二醫院(西北醫院) · 口腔醫院 | | 附屬學校 | 交大附中 · 交大二附中 · 西交大蘇州附中 · 交大附小 · 交大二附小 · 醫學院附設衛生學校 | | | 其他 | | | | |
| | 校長:林奇宏 | | 歷史 | | | 校長 | | | 校區 | | | 學院 | | | 校園景色 | | | 其他 | | | | |
| | | | 歷史 | | | 校長 | | | 西南交通大學時期校長 | 杜景雲所長 · 戈平院長 · 沈正光 · 劉聖化 · 閻濤院長→校長 · 王潤霖 · 沈大元 · 孫翔 · 胡正民 · 周本寬 · 陳春陽 · 徐飛 · 楊丹 | | | 校區 | | | 本科書院 | 竺可楨書院 · 茅以升書院 | | 學院 | 土木工程學院 · 機械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學院 · 外國語學院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 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 經濟管理學院 · 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 · 數學學院 · 利茲學院 | | 實驗室 | | | 附屬單位 | 交大出版社 · 交大附屬醫院 · 交大附中 · 交大附小 · 犀浦校區幼兒園 · 峨眉校區幼兒園 | | 其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