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區
吳中區 | |
---|---|
市轄區 | |
概覽 | |
國家 |
![]() |
隸屬行政區 | 江蘇省蘇州市 |
區劃類別 | 市轄區 |
區劃代碼 | 320506 |
建置時間 | 2013年 |
政府駐地 | 太湖東路288號 |
現任區委書記 | 唐曉東 |
現任區長 | 陳嶸 |
鄉級行政區數 | 15 |
- 鎮數 | 7 |
- 街道數 | 8 |
地理 | |
總面積 | 2,231.46 平方千米 |
- 陸地(含水域) | 745 |
- 水域 | 1486 |
人口及經濟 | |
總人口(2009) | 戶籍人口:60.9萬人 |
- 常住人口 | 113.83萬人 |
其它 | |
時區 | UTC+8(北京時間) |
郵政編碼 | 215000 |
電話區號 | +86 (0)0512 |

吳中區是中國江蘇省蘇州市所轄的一個市轄區;其位於蘇州南城,於2001年由原吳縣市撤市分設成區,是吳文化的發祥地,同時也是《孫子兵法》的誕生地。全區陸地面積745平方公里,太湖水域面積約1486平方公里。
歷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吳縣,為會稽郡治所。後歷為吳郡、吳州、蘇州、蘇州府治所。1912年1月1日至1912年9月24日,為江蘇省省會。1928年城區劃出設蘇州市,1930年5月16日,撤蘇州市,仍併入吳縣。1949年,吳縣劃出城區建蘇州市,市、縣分治。同年,屬蘇州專區。1970年,屬蘇州地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新體制,撤銷蘇州地區行政公署,吳縣隸屬江蘇省蘇州市。1995年6月撤消吳縣,設吳縣市(縣級市),2000年12月撤消吳縣市,改設蘇州市吳中區和相城區。[1]
地理位置
吳中區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蘇州的地理中心,北與蘇州古城、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接壤,南臨蘇州吳江區,西銜太湖,與無錫市、浙江省湖州市隔湖相望。地理坐標為東經119°55´-120°54´,北緯30°56´-31°21´。全境東西長,南北寬。
行政區劃
吳中區轄7個街道:長橋街道、城南街道、越溪街道、橫涇街道、香山街道、郭巷街道、太湖街道,和7個鎮:甪直鎮、光福鎮、木瀆鎮、胥口鎮、東山鎮、金庭鎮(原西山鎮)、臨湖鎮(原渡村鎮和浦莊鎮)。
旅遊景點
江蘇吳中經濟開發區
蘇州吳中經濟開發區[2]是1993年11月經江蘇省政府批准的首批省級經濟開發區之一。目前,規劃控制面積123.91平方公里,並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及獲得省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省級國際服務外包示範區、省級軟體和信息服務產業園和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產業示範基地授牌。當前已進駐中外企業3800家,分別來自20多個國家地區及國內10多個省市,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精密機械、生物醫藥、精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為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集聚。 200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0億元,工業總產值510億元,成為蘇州南部先進製造業的集聚區和現代化的工業城區。2012年12月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