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州
西魏廢帝三年(554年)改華州置同州,治所在武鄉縣(今陝西省大荔縣)。唐朝同州屬關內道。轄境約今陝西省大荔縣、合陽縣、韓城市、澄城縣、白水縣等縣市地。曾改為馮翊郡,又復為同州。宋朝時為定國軍。金朝時沿襲。元朝時仍為同州,屬奉元路。下領五縣:朝邑縣、白水縣、郃陽縣、澄城縣、韓城縣。
明朝時,屬西安府,仍領五縣:朝邑縣、郃陽縣、韓城縣、澄城縣、白水縣。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升為同州直隸州,十三年(1735年)升為同州府。
隋朝行政區劃變遷 | |||||||||||
---|---|---|---|---|---|---|---|---|---|---|---|
區劃 | 開皇元年 | 區劃 | 大業三年 | ||||||||
州 | 同州 | 華州 | 郡 | 馮翊郡 | |||||||
郡 | 武鄉郡 | 澄城郡 | 白水郡 | 延壽郡 | 縣 | 馮翊縣 朝邑縣 澄城縣 郃陽縣 蒲城縣 白水縣 下邽縣 韓城縣 | |||||
縣 | 武鄉縣 朝邑縣 | 澄城縣 郃陽縣 | 蒲城縣 白水縣 姚谷縣 | 下邽縣 蓮勺縣 |
- 唐朝同州刺史
- 竇抗(618年)
- 郭弘道(620年)
- 獨孤修德(武德年間)
- 梁某(武德年間)
- 皇甫無逸(武德末—貞觀初)
- 宇文士及(貞觀初)
- 王珪(633年—634年)
- 尉遲敬德(634年—637年)
- 李襲譽(643年)
- 田直(貞觀年間)
- 劉德威(貞觀年間)
- 李博乂(646年)
- 褚遂良(650年—652年)
- 李崇義(永徽年間)
- 劉善因(654年)
- 李孝(654年—656年)
- 盧承業(龍朔年間)
- 喬師望(上元年間)
- 鮮于匡紹(儀鳳年間)
- 魏克己(683年)
- 姚珽(684年)
- 王德真(685年)
- 宇文得照(685年)
- 武懿宗(武周年間)
- 武攸宜(696年)
- 元善應(武周年間)
- 李懷遠(武周年間)
- 裴知禮(武周年間)
- 蘇瓌(701年)
- 孟詵(武周年間)
- 閻叔子(武周、中宗年間)
- 畢構(景龍年間)
- 張沛(景龍末年)
- 崔湜(711年)
- 李成器(711年)
- 劉知柔(712年)
- 成大琬(713年)
- 姚崇(713年)
- 李隆業(714年)
- 張知謇(715年)
- 李朝隱(716年—717年)
- 解琬(717年—718年)
- 姜師度(719年—720年)
- 崔子源(721年)
- 秦守一(開元年間)
- 楊滔(723年—724年)
- 陸象先(725年—729年)
- 張廷珪(729年)
- 崔琬(730年)
- 慕容珣(731年)
- 孟溫禮(732年—736年)
- 張涚(736年)
- 王琚(738年)
- 李暕(開元年間)
- 王暐(開元末年)
- 源光乘(744年)
- 劉同昇(天寶年間)
- 顏真卿(757年—758年)
- 崔伯陽(758年—759年)
- 李揖(乾元年間)
- 王政(760年—761年)
- 楊慎微(761年—763年)
- 陳少游(763年)
- 韋騰(763年)
- 周智光(765年—767年)
- 敬括(767年—768年)
- 柏茂琳(769年)
- 韋翹(大曆年間)
- 梁乘(大曆年間)
- 宋晦(774年)
- 崔論(777年)
- 蕭復(780年)
- 李承(781年)
- 侯鐈(781年—783年)
- 李紓(783年)
- 裴向(783年)
- 康日知(784年)
- 竇覦(784年—789年)
- 姚南仲(789年—792年)
- 盧徵(792年—794年)
- 嚴涚(794年—796年)
- 崔淙(796年—798年)
- 杜確(798年—799年)
- 劉公濟(799年—802年)
- 裴佶(804年)
- 裴澥(貞元年間)
- 裴通(貞元年間)
- 馮伉(807年)
- 顏防(808年—809年)
- 呂元膺(809年)
- 崔頲(809年—811年)
- 裴堪(811年—812年)
- 裴向(812年—815年)
- 鄭絪(815年—818年)
- 李敷(元和年間)
- 張正甫(820年—821年)
- 元稹(822年—823年)
- 林邁(825年)
- 蕭俛(826年)
- 裴武(826年)
- 徐晦(826年—830年)
- 高重(830年)
- 吳士矩(831年—833年)
- 高釴(833年—834年)
- 楊汝士(834年—835年)
- 白居易(835年)
- 劉禹錫(835年—836年)
- 孫簡(836年—838年)
- 盧載(838年)
- 楊敬之(會昌年間)
- 韋有翼(847年—848年)
- 韋正貫(848年—849年)
- 魏謩(849年—851年)
- 鄭祗德(852年—854年)
- 楊景復(大中年間)
- 楊漢公(859年)
- 皇甫珪(860年)
- 豆盧籍(大中、咸通年間)
- 王凝(864年—866年)
- 裴璩(867年)
- 薛能(869年)
- 王龜(872年)
- 於德晦(咸通末年)
- 崔璞(874年)
- 庾崇(875年)
- 崔朗(876年)
- 王溥(881年)
- 米誠(881年—882年)
- 朱溫(882年)
- 郭璋(885年)
- 李茂莊(888年—889年)
- 王行實(890年—895年)
- 蘇文建(895年)
- 李繼瑭(897年)
- 韓建(897年—901年)
- 司馬鄴(897年—901年)
- 趙珝(901年—903年)
- 劉知俊(904年—907年)
參考資料
|
|
|
#
- 840年代
- 上志
- 严可求
- 严善思
- 严续
- 井東星
- 京兆府
- 京兆府路
- 京畿道 (唐朝)
- 來俊臣
- 侯恂 (成化進士)
- 侯自明
- 元武寿
- 元贞皇太后
- 冯行袭
- 北周行政區劃
- 匡國軍節度使
- 华州 (太和)
- 南北朝行政區劃
- 卢守懃
- 厙狄峙
- 司马幼之
- 同治陕甘回乱
- 名人故里之争
- 后汉河中之战
- 吳士矩
- 吳通玄
- 唐孺人
- 唐朝宰相
- 唐朝行政区划
- 唐观
- 喬知之
- 奉天、灵台之战
- 孔纬
- 孙方谏
- 孙简 (唐朝)
- 孫士髦
- 宇文俭
- 宇文善 (許國公)
- 宇文护
- 宇文盛 (越王)
- 宇文直
- 宇文顯和
- 安伽墓
- 宋偓
- 宋朝行政區劃
- 宋璟
- 定國軍節度使
- 宜阳、汾北之战
- 富平之战
- 寧熿
- 尉迟运
- 尚衡
- 尹皓
- 崔器
- 崔挹
- 崔杞
- 崔猷 (汲郡公)
- 崔珙
- 崔群
- 崔论
- 左馮翊
- 康姬鼎
- 张大安
- 张彦成
- 张承业 (五代)
- 张文瓘
- 张瓘
- 張士佩
- 張守約 (洪武進士)
- 張正學
- 張正學 (同州)
- 張綸音
- 張讀 (唐朝)
- 張銘 (嘉靖進士)
- 徐殷
- 敬晦
- 敬翔
- 明朝行政區劃
- 明朝解元列表
- 晋安公主 (后梁)
- 曹世英
- 曹琮 (北宋)
- 李元谅
- 李化麟
- 李存敬
- 李守贞 (节度使)
- 李尚隐
- 李復亨
- 李恽 (蒋王)
- 李承 (唐朝)
- 李椿 (河东郡公)
- 李炳 (五代十国)
- 李玄 (萬曆進士)
- 李珪 (成化進士)
- 李紓 (吏部侍郎)
- 李继徽
- 李继筠 (唐朝)
- 李续 (诗人)
- 李藩
- 李顯忠
- 李齊芳
- 杨家将
- 杨执柔
- 杨文广
- 杨沂丰
- 杨涉
- 杨滔
- 杨雄 (观王)
- 楊凝式
- 楊於陵
- 楊景復
- 楊發
- 段凝
- 段永
- 河中之战
- 河中节度使
- 清朝解元列表
- 渭南市
- 潼关、南京之战
- 潼商道
- 牛存节
- 王一治
- 王三省
- 王仁皎
- 王凝 (唐朝)
- 王學古
- 王守一
- 王弘祖
- 王徽 (琅琊侯)
- 王承宗
- 王方庆
- 王杰 (清朝)
- 王榮 (唐朝)
- 王樸 (洪武進士)
- 王皇后 (唐玄宗)
- 王盛
- 王行约
- 王褒 (南北朝)
- 王随
- 王龜
- 甯時謨
- 田弘
- 窦毅
- 符存審
- 符彥卿
- 羅周敬
- 耿淑仪
- 范仁恕
- 萧升
- 蒲州 (北周)
- 蕭岑
- 蕭齡之
- 薛同術
- 裕州 (五代)
- 裴怀古
- 裴漼
- 裴琰之
- 諸葛爽
- 豆卢宁
- 豆盧欽望
- 贺兰祥
- 赤松德贊
- 赵在礼
- 赵彦昭
- 赵瞻
- 赵稹
- 趙天宿
- 趙繼爵
- 郑惟忠
- 郑祗德
- 郭坚
- 郭子和
- 郿鄠
- 鄭絪
- 金商节度使
- 金朝行政区划
- 鎮國軍節度使
- 长孙览
- 长安之战 (883年)
- 长春宫 (陕西)
- 陈树藩
- 陝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 陸夢韓
- 随清娱
- 韓邦奇
- 韦思谦
- 韩勍
- 韩游瑰
- 韩逊
- 饒應祺
- 馮伉
- 馮立
- 馮道
- 马朴
- 高万兴
- 高保寅
- 高翔 (明朝)
- 魏谟
- 齐 (黄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