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恭綽
葉恭綽 | |
---|---|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881年![]() |
逝世 | 1968年8月6日(87歲)![]() |
別名 | 葉玉甫、葉玉虎、葉玉父、葉遐庵 |
職業 | 文學家 |
活躍時期 | 20世紀 |
親屬 | 曾祖葉英華;祖 葉衍蘭;父葉佩瑲;本生父葉佩琮[1];侄 葉公超 |
學歷
| |
代表作
|
葉恭綽(1881年-1968年8月6日),字裕甫(玉甫、玉虎、玉父),又字譽虎,號遐庵,晚年別署矩園,室名「宣室」,廣東番禺人,原籍浙江餘姚,中國書畫家、收藏家、政治活動家。交通系成員之一。

生平
葉氏祖居浙江餘姚,自五世祖移居嶺南。[2]葉恭綽出身書香門第,祖父葉衍蘭(蘭台)金石、書、畫均聞名於當時,著有《清代學者像傳》。父葉佩含詩、書、文俱佳。侄子葉公超。
早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仕學館,後留學日本。留日時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清末任交通部承政廳長兼鐵路總局長。民國後,曾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孫中山廣州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南京國民政府鐵道部長。1927年出任北京大學國學館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曾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第二屆全國政協常委。1954年,中國史學會公布第一屆理事會名單,郭沫若擔任主席,吳玉章、范文瀾擔任副主席,他擔任常務理事[5][6][7]。
葉恭綽生前仰慕孫中山,曾在中山陵捐建仰止亭。1968年8月6日逝世後其骨灰安葬在仰止亭西側,即今「仰止亭捐建者葉恭綽先生之墓」。[8]
成就
交通
1920年葉恭綽以「交通要改亟需專才」為由將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北京鐵道管理學校和北京郵電學校合併,成立交通大學,擔任校長。[9]但因北洋政府派系糾紛,葉被迫離職,交通大學存在不足一年即解體。
藝術
葉恭綽吸收出土木簡及漢魏六朝石刻與六朝寫經之長,擺脫近三百年書法八股積習,書法奇正相生,行筆線條率意,細勁飛揚,自成風格,書卷氣自溢行間。今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石的碑文便是出自葉恭綽的手筆(毛澤東撰寫碑文)。
葉恭綽籌辦了1929年的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1931年,在蜜蜂畫社的基礎上成立「中國畫會」,成為一個全國性的中國畫團體。1933年創建上海博物館。北京中國畫院首任院長。
葉恭綽喜收藏,如毛公鼎、王羲之《曹娥碑》、王獻之《鴨頭丸帖》、唐寅《楝亭夜話圖》、《永樂大典卷一三九九一》等。
著作
《遐庵詩》、《遐庵詞》、《遐庵匯稿》、《交通救國論》、《歷代藏經考略》、《梁代陵墓考》、《遐庵談藝錄》、《遐庵清秘錄》、《矩園餘墨》、《葉恭綽書畫選集》、《葉恭綽畫集》、《重修越中先塋記》等。另編有《全清詞鈔》、《五代十國文》、《清代學者像傳合集》、《廣東叢書》。
名言
1931年,時任北京大學國學館館長的葉恭綽在《北洋之教育優劣淺析》一文中寫道:「北洋諸公,交替秉政,其為時人稱道者,云:尊崇學人,惠澤教育。此偏頗之論也。北洋敬學者,非國民啟蒙之學、國民普遍之學,乃精粹掇拔之學、士紳一隅之學。北洋之際,兩府為學撥款,累年不下百十萬。其十之四五歸於高等大學堂、大學校,十之二三歸於大學教員、學人之平日開銷。唯入國民普及教學、小學堂、啟蒙諸師長者,十中無一。此盡天下蒙學、初小之財,供高位學人之用矣。吾南京諸公,當戒之矣!」
參考連結
- ^ 《光緒戊戌番禺歲考同案齒錄》
- ^ 2.0 2.1 孙中山任命叶恭绰手令. 大洋網. 2011-10-02 [2012年2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5月12日) (中文(簡體)).
- ^ 叶恭绰作品集. 中華美術網. [2012年2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5月18日) (中文(簡體)).
- ^ 王桂雲. 倡建青岛湛山寺的叶恭绰. 辛亥革命網. 2011年11月30日 [2012年2月2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5月11日) (中文(簡體)).
- ^ 錢蓉主編. 观点 历史2004.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06: 6. ISBN 7-211-05020-9.
- ^ 戴學稷,徐如編. 邵循正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续编. 2009.11: 301.
- ^ 張蓬舟,張儀鄭編輯. 1955人民手册. 大公報社. 1955.01: 417.
- ^ 叶恭绰. 孫中山紀念館. [2017-0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02).
- ^ 叶恭绰. 西安交通大學. [2018-0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9).
延伸閱讀
- 《海上名人傳·葉譽虎》,出自《海上名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