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
印度教系列模板 |
印度教 |
---|
其他
|
|
印度教(英語:Hinduism),又譯興都教,梵文稱吠陀教(天城體梵文:वैदिकधर्मः vaidikadharmaḥ)、娑那旦那教(天城體梵文:सनातनधर्मः sanātanadharmaḥ )或阿耶法(天城體梵文:आर्यधर्मः āryadharmaḥ),是古印度六派哲學流傳到今天所產生的各種信仰體系的統稱。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南亞次大陸佔主導地位的宗教,並包含許多不同的傳統。印度教基於一種獨有的知識或哲學觀點。它包括了婆羅門教的濕婆派、毗濕奴派、沙克達教及其他許多的印度教教派,和以業、法和社會規範為基礎的法論,內容是廣泛的日常道德。印度教是一套囊括各種不同的知識或是價值觀的宗教,而不是一套剛性、共同的信仰。
印度教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註 2],有些人則認為印度教是超越人類起源的「永恆的法」,「永恆的規律」或「永恆的道路」超越了人類的起源。[14][15][16]。其中規定一些永恆的責任,如誠實、仁慈、純潔、忍耐和自我約束等等。是不分階級、種姓或是教派的印度教徒都要遵守的[web 1]。
印度教有十億信徒,其中的九億居住在印度,僅次於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雖然印度教信仰人數高於佛教[17][18],但是,普遍認為印度教具有民族性限制,多數集中在特定國家印度,因此普遍認為佛教比印度教更適合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所有的印度教派別都以撰於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經》作為經典教義。在此之外,各派別還各自信奉其他不同的經文。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教並不是一個多神論的宗教,而是屬於介於一神教和多神教之間的單一主神教[19]。
歷史
起源
「印度敎」或「興都敎」一詞是19世紀時期的歐洲殖民時期印度人根據波斯人對印度人的稱呼創造的英語新詞,現存記錄最早由拉姆·莫漢·羅伊使用。印度人自古以來則以吠陀教、娑那旦那教(意「恆法」)稱之,至今東部印度語(如孟加拉語)仍常用「娑那旦那法」一詞;注意:佛教梵文中也用「恆/散那旦那」一詞修飾法,但與印度敎無關,能夠將印度教和佛教、耆那教區分開來的梵文稱呼只有「吠陀法」一詞。事實上,印度教不同教派教義的區別很大,甚至大於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摩尼教之間的差異。
公元前20至10世紀是古印度教發展時期。 印度大陸原居民的本土宗教與亞利安人的吠陀宗教的集合體,受到婆羅門教與反吠陀的思潮後印度諸宗教的影響[20]。印度教的起源相當複雜。基本上,印度教承襲了舊婆羅門教的系統,並且融合了沙門運動後印度新興宗教如佛教、耆那教等諸多宗教的元素。婆羅門教在印度衰落已久後,於八世紀時開始有了婆羅門教的復興運動。其中,出自於濕婆派的大師商羯羅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義,去掉了婆羅門教的一些糟粕,並且整合了梵天派、濕婆派與毗濕奴派的學說及印度各地區的民間信仰,而形成了印度教。商羯羅並且仿效佛教的僧團制度,讓印度教的發展得以快速的成功。印度教不是只分布於南亞,在東南亞也有人信仰。
當代發展
在印度當代最有影響的組織是國民志願服務團、世界印度教大同會。國民志願服務團由海德格瓦於1925年創立,它以羅摩神作為崇拜對象,支持印度教社會化活動[21]。世界印度教大同會是一個機構龐大的印度教組織,是印度教各派別的聯合體,由國民志願服務團領袖高瓦克創立於1964年。該組織經3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機構龐雜的宗教聯合組織,有100多個派別和51個指導委員會,與30多個國家的印度教都有聯繫。
信仰和學說
印度教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綜合體,既是一種宗教,也是一種信仰和生活方式。印度教認為,人類靈魂永存和萬物有靈,並宣揚因果報應和人生輪迴[22][註 3]。在該教看來,生命不是以生為始,以死告終,而是無窮無盡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個環節,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的所為而限制和決定。善行能使人升為婆羅門,惡行則能令人墮為首陀羅、賤民甚至畜類。因此,人必須通過修行和積累功德才能認知梵,與梵合一。「梵我合一」是印度教哲學理論的核心,更是印度教徒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印度婆羅門教有燃火祀天的儀式,火被當作上天的口,把供物放入火中燃燒的話,上天可以吃到供品,就可降福人類。雖然印度教有輪迴觀念,但認為倘若破壞種姓制度的原則,則會落得永世不得超生的結果,故上至婆羅門下至賤民,均不敢廢除該教義,縱使今日法律上已不承認種姓制度。
印度教具有強烈的封閉特色:不鼓勵印度人移民海外,也不鼓勵外國人入籍印度(但印度境內亦有歷史悠久的猶太人、帕西人等移民群體);印度人生來即被視為印度教徒,外國人則不被視為印度教徒;沒有後天加入印度教的觀念,也沒有叛教的觀念(縱使一位印度人宣稱亦然,僅視之為挑釁行為。破壞種姓規矩及殺牛等行為亦同,但可能會招來包括謀殺的私刑制裁)。穆斯林和外國人雖不適用種姓制度,但除非對方不友善,原則上按剎帝利對待。
派別
倫理觀和社會觀
種姓制度
傳統上認為印度教包涵種姓制度,但近代有些研究認為種姓制度並非源自印度教而是印度社會,因為印度教的教條中並沒有種姓制度,而且印度的許多其他宗教也曾經或仍然有種姓制度。無論如何,印度教信徒間目前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的地位最高,其餘種姓的社會地位依次降低。各種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規和風俗習慣,一般不能互相通婚。除了這四個種姓以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人——賤民,即所謂「不可接觸者」,聖雄甘地將賤民稱為「哈里真」(意為神之子),印度獨立後統稱「達利特」(意為受壓迫的人)。
儘管廢除了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對特定的社會階層的從屬關係在印度教的組成中依然有著深遠的社會影響。等級制度的原則是,所有生物從出生之日起,根據任務,權力,責任和能力,嚴格地相互區分。
等級又可以分成很多次等級(Jatis),因此一共有2000到3000個等級。儘管等級制度起源於印度教,但是其他宗教也接受並採納了等級劃分,甚至印度基督宗教中等級也很明顯,如今印度許多的教會教堂中,低等級的成員必須坐在後排。
印度教中的低等級賤民在社會上受到壓迫,而印度法律無能為力,只能改宗包括佛教、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在內的其他宗教[23]。
母性
印度教中婦女們其中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弘揚母性。懷孕的每一個階段直至孩子的出生都將有神職人員伴隨和保護,保證孩子和母親的身心健康。過去婦女們要儘可能多的孕育孩子,以保證整個家族的安全和生存。儘管印度教徒並不會普遍地漠視女孩,但是時至今日,部分家庭中女孩子還是被看作包袱,因為結婚的時候,她們要帶著嫁妝離開。如果家庭中有很多女孩子,那麼大量的嫁妝將使家庭經濟陷入困境。這些問題也同時導致了很高的墮胎率。
很多現代的特別是城市中的印度教徒逐漸地願意撫養女兒,因為女兒能在父母年老時照顧他們。
家庭
一個典型的家庭由四個生活階段組成。它規定,接受教育之後組建一個家庭,然後在孩子們都成長之後,出世而虔誠的學習,拯救自身。
牛
印度教教徒將牛視為看護者和母親[24]以及無私奉獻的象徵[25]。印度教教徒也不會吃牛肉。
人口統計
印度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約佔印度13億人口中的79.5%[web 2]。其他印度教信徒人口較多的國家有尼泊爾(2300萬人)、孟加拉(1500萬人)以及印尼的峇里島(330萬人)。
以下是印度教徒比例較多的國家列表(截至2008年):
- 尼泊爾 81.3%[web 3]
- 印度 80.5%
- 模里西斯 48.5%[26]
- 蓋亞那 28%[web 4]
- 斐濟 27.9%[web 5]
- 不丹 25%[web 6]
- 千里達及托巴哥 22.5%
- 蘇利南 20%[web 7]
- 斯里蘭卡 12.6%[web 8]
- 孟加拉 9.6%[web 9]
- 卡達 7.2%
- 留尼旺 6.7%
- 馬來西亞 6.3%[web 10]
- 巴林 6.25%
- 科威特 6%
- 新加坡 5.1%[web 11]
- 阿聯 5%
- 阿曼 3%
- 貝里斯 2.3%
- 塞席爾 2.1%[web 12]
在2010年時,根據《2010年全球宗教景觀——世界主要宗教的規模與部分》報告,印度教是世界信徒第三多的宗教,僅次於基督宗教及伊斯蘭教[27]。
註解
參考文獻
引用
- ^ 「散那旦那」(सनातन)並非印度敎專有名詞,其他宗敎比如佛敎《法句經》就有「eṣa dharmaḥ sanātanaḥ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此恆常法)的用法。
- ^ 「阿唎耶」(आर्य)並非印度敎專有概念,其他宗敎與世俗團體均使用該詞。
- ^ Flood 2008,第1-17頁.
- ^ Nath 2001,第31頁.
- ^ Georgis, Faris. Alone in Unity: Torments of an Iraqi God-Seeker in North America. Dorrance Publishing. 2010: 62 [2014-07-16]. ISBN 1-4349-09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6).
- ^ Fowler 1997,第1頁.
- ^ Gellman 2011.
- ^ Stevens 2001,第191頁.
- ^ Sarma 1953.
- ^ Merriam-Webster 2000,第751頁.
- ^ Klostermaier 2007,第1頁.
- ^ Laderman 2003,第119頁.
- ^ Turner & 1996-B,第359頁.
- ^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World Religions. Ed. John Bowk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 ^ Harvey, Andrew, Teachings of the Hindu Mystics, Boulder: Shambhala, xiii, 2001, ISBN 1-57062-449-6
- ^ Knott 1998,第5頁.
- ^ 全球差傳數據 (PDF). [20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8-26).
- ^ The Global Religious Landscape. 2012 [2014-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 ^ Why does Hinduism have so many god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
- ^ 從吠陀教到婆羅門教. Tmps.hc.edu.tw. [2014-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0).
-
^ 作者:joye. 经济学人:印度教民族主义者 穿短裤的人们. 2014-06-23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6). 已忽略未知參數
|wbsite=
(幫助) - ^ 印度教教義. Dfg.cn.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
- ^ 印度贱民改宗为哪般? 人民网网络文摘. People.com.cn. [2014-07-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9).
- ^ Walker 1968,第257頁.
- ^ Richman 1988,第272頁.
- ^ Resident population by religion and sex (PDF). Statistics Mauritius: 68. [1 November 20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3-10-16).
- ^ 最新全球佛教统计数据.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30).
- 引自網路來源
- ^ "The Editors of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sanatana dharma'',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Britannica.com. [2014-07-19].
- ^ CIA-The world factbook.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 2011 Nepal Census Report (PDF).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04-18).
- ^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28).
- ^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2).
- ^ Bhutan.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9).
- ^ Suriname.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9).
- ^ Department of Census and Statistics,The 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 of Sri Lanka-201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SVRS 2010 (PDF). Bangladesh Bureau of Statistics. [2 September 201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2-11-13).
- ^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8).
- ^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Census of population 2010: Statistical Release 1 o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 Language and Religion (PDF). 12 January 2011 [16 January 20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1-03-03).
- ^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201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8).
來源
- Flood, Gavin,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Hinduism, John Wiley & Sons, 2008
- Nath, Vijay, From 'Brahmanism' to 'Hinduism': Negotiating the Myth of the Great Tradition, Social Scientist, 2001: 19–50
- Flood, Gavin D., An Introduction to Hindu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Fowler, Jeaneane D., Hinduism: Beliefs and Practices, Sussex Academic Press, 1997
- Gellman, Marc; Hartman, Thomas, Religion For Dummies, John Wiley & Sons, 2011
- Stevens, Anthony, Ariadne's Clue: A Guide to the Symbols of Humankin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 Morgan, Kenneth W.; Sarma, D. S., The Religion of the Hindus, Ronald Press, 1953
- Klostermaier, Klaus K., A Survey of Hinduism 2nd, SUNY Press, 1994
- Laderman, Gary, Religion and American Cultures: An Encyclopedia of Traditions, Diversity, and Popular Expressions, ABC-CLIO, 2003, ISBN 1-57607-238-X
- Turner, Jeffrey S., Encyclopedia of relationships across the lifespan, Greenwood Press, 1996
- Merriam-Webster,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Encyclopedia, Merriam-Webster, 2000
外部連結
- dharmacentral.com (英文)
- 新加坡印度教寺廟音樂(2之1),呂炳川1978年錄製,臺灣音樂館典藏
- 新加坡印度教寺廟音樂(2之2),呂炳川於1978年錄製,臺灣音樂館典藏
參見
- 印度教
- 相關宗教系統及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