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

巴芬島冰河出海口
北歐冰島的冰河

冰河(Glacier)是指大量冰塊堆積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觀。是一巨大的流動固體,是在高寒地區由層層積雪堆疊而成的巨大冰河冰。在終年冰封的高山或兩極地區,多年的積雪經重力或冰河之間的壓力,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河。受重力作用而移動的冰河稱為山嶽冰河或谷冰河,而受冰河之間的壓力作用而移動的則稱為大陸冰河或冰帽。兩極地區的冰河又名大陸冰河,覆蓋範圍較廣,是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冰河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資源,也是地球上繼海洋以後最大的天然水庫七大洲都有冰河,大洋洲的冰河都在島嶼上,不在澳洲大陸上。

由於冰河形成於長年封凍地區,所以對冰河的研究,可以幫我們找到遠古時代的地質信息。由於溫室效應在高緯度地區和高海拔地區格外明顯,地球上的冰河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對於直接流入大海的冰河來說,這意味著巨型冰山的增多、海平面的上升以及沿海地區可能遭受到的氾濫;對於高山上的冰河來說,這意味著山腳下河流水流量的不穩定,即在大量融雪時造成水災、其餘時間則造成旱災

冰河前進時會切割山谷兩側的岩石,將它們帶往下游非常遠的地方。在冰河退縮時,這些巨大的石塊就被留在原來冰河的河道上,包括兩旁山坡上。冰河流經的山谷會由原來的V字型橫切面變成U字型橫切面,千萬年期間其粗糙的山谷岩層表面更能被移動的冰河磨擦至平滑。

分布

世界冰河數量與分布
地區 冰河面積(KM2
南極洲 13,980,000
格陵蘭島 1,802,400
北極島嶼 226,090
歐洲 21,415
亞洲 109,085
北美洲 67,522
南美洲 25,500

總面積約達1622,7500平方公里,即覆蓋了地球陸地面積的11%,約佔地球上淡水總量的69%。現代冰河面積的97%、冰量的99%為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兩大冰蓋所佔有,特別是南極大陸冰蓋面積達到1398萬平方公里(包括冰架),最大冰厚度超過4000米,冰從冰蓋中央向四周流動,最後流到海洋中崩解。

對於冰河的認識

冰河擦痕

人類很早就對於冰河有所認識。中國唐朝玄奘師徒西行時曾把天山木札爾特冰河描寫為:「冰雪所聚,積而為凌,春夏不解……」大意就是說冰雪堆積形成了冰凌,不論春夏都不融化。歐洲的阿爾卑斯山是現代冰河的研究的起源地。人類首次系統研究阿爾卑斯山的冰河19世紀30、40年代路易士·阿格西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冰河研究站開始,奠定冰河學的基礎。1911年J·P·科赫和韋格納開創了對大陸冰蓋的研究。20世紀50年代以來幾次大規模的國際合作計劃,70年代以來同位素雷達測量、衛星遙感和遙測技術的應用,都有效促進對冰河的認識和研究。[1]

冰河的分類

冰河依照在地球上分布的位置分為兩種,之所以分類是因為許多地理學者認為,這兩類的冰河地形其作用力、塑造的地形、成因皆有顯著差別。儘管習慣上冰河、冰川為同義詞,但是以下兩種分類慣用上並沒有冰河的同義詞,也就是說山嶽冰河、大陸冰河相比於山嶽冰川、大陸冰川而言,是較罕用或是地理研究上並不使用的專有名詞

山嶽冰河

正在消融的冰河對周圍地貌影響的示意圖

發育在高山上的冰河,呈舌形,在重力作用下運動。如中國青藏高原上的冰河,是世界最大的山嶽冰河。範圍通常較大陸冰河小。按其形態、發育和地形特點的差別,山嶽冰河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大陸冰河

是冰河中最大的一種,呈盾形,這種冰河覆蓋著龐大的地面,在許多情況下,並且其厚度足以把全部山系--除最高的山峰外--都埋起來。面積超過14,000,000平方公里的南極洲,差不多全部都被一個平均接近1,980厚的冰河覆蓋著,其東部冰層厚度可達4267米。格陵蘭冰蓋覆蓋的面積超過1,800,000平方公里,實測最大厚度約3,350米。較小的大陸冰蓋常被稱作冰帽或冰原。地球上有兩大冰蓋,即南極冰蓋和格陵蘭冰蓋,它們占世界冰河總體積的99%,其中南極冰蓋占90%。格陵蘭約有83%的面積為冰河覆蓋。

冰河構造

冰磧物

冰河的冰縫和年輪

冰河產生多種岩屑稱為冰積物。冰水冰積物是由稱為冰河融水的融冰中沉積下來的岩屑。有些冰積物含石塊和巨礫類似扁礫。冰積物也可能由冰河融水混入稱為冰礫泥的細礫沉積物。堆積冰磧土是融化時冰河頂部落下的岩屑。

參考文獻

引用

  1. ^ 智慧藏百科全書網. [2020-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1). 

來源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