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
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Global Standard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或GSSP)又稱為金釘子,是指在全球範圍內選取特定的岩層層序的一些特定「點」,作為定義和識別地層界線的世界標準。
「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的建立是經過長期研究、全球對比、國際專家考察、反覆討論協商、由國際各系地層委員會最後投票表決產生,並經國際地層委員會贊同,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批准而成立。因此它的確立標誌全世界科學家的努力和國際合作的結晶,以及所在國的地層研究水平。[1]
震旦紀的「金釘子」
歷史
- 1965年國際地層委員會成立後,「金釘子」被正式推廣,其定義的核心是以某種具有全球對比意義的標準化石的「首現」作為相關地層劃分的標準。
- 1977年於捷克布拉格市附近的克隆可確立了全球第一枚「金釘子」,該點是志留系與泥盆系的界線層型剖面和點。[2]
- 1997年,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陳旭院士率領的國際團隊在浙江省常山縣黃泥塘確立了中國的第一顆「金釘子」,確立了古生界奧陶系中奧陶統達瑞威爾階的底界,生物標誌為筆石。[3]
設立標準
- 地質條件要求剖面地層出露完好,連續不間斷,岩性單一,構造簡單。
- 生物條件要求化石種類豐富,可以進行全球的對比和研究。
- 交通便利,方便專家自由考察。
外部連結
國際地層委員會-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