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寶科技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
公司類型 | 上市公司 |
股票代號 | 臺證所:2301(1983年上市) |
ISIN | TW0002301009 |
成立 | 1975年 |
創辦人 | 宋恭源、林元生、吳安豐 |
總部 | 中華民國(臺灣) 臺北市內湖區瑞光路392號(光寶科技大樓) |
業務範圍 | 全球 |
產業 | 資料儲存設備 |
產品 | 消費性電子、電腦零組件、智慧城市、智慧車 |
營業額 | 美元營收 80億 |
員工人數 | 60,300 名 (2017) [1] |
網站 | www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LITE-ON Technology)是台灣第一家上市的電子公司,簡稱光寶科技。是幾位曾在德州儀器服務過的員工成立「光寶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為宋恭源、林元生、吳安豐,當時總部設於臺北縣中和市(新北市中和區)圓通禪寺旁的小公寓,最早以LED為主要產品,後來開始製造電腦電源供應器,LED、半導體、電腦機殼、影像產品、主機板、DVD及光碟設備、固態硬碟、以及其他電子零組件,以「光電節能、智慧科技最佳夥伴」為願景。光寶科技也是光寶集團的母公司。
光寶科技目前推動點亮智慧城市,將聚焦於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的建置,包括架設無線通信網路產業,各類智慧感測器,安全監控設備到智能路燈系統開發等。
2016年在高雄投資百億元台幣成立「高雄營運中心」[3]。
光寶近幾年的毛利率大約為13%左右[2]。
歷史
1975年,成立台灣光寶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新台幣一佰萬元,於中和設立第一座LED工廠。
1983年,光寶電子[4]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是台灣第一家上市的電子公司(臺證所:2301)。
1989年,光寶電子成立子公司「源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源興科技)。
1990年,光寶電子成立子公司「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敦南科技)。
1999年3月,源興科技光電事業部獨立為「建興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興電子)。
2000年,光寶電子創辦設計競賽「光寶創新獎」,吸引五百多位大專院校學生參與,提昇台灣教育與產業之創新研發精神。
2002年,光寶電子、旭麗公司、源興科技與致福公司合併[5],存續公司為源興科技,源興科技並且更名為「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建興電子合併了BenQ的光碟機部門,成為世界前三大的光碟機供應商[6]。
2014年,光寶One LITE-ON「七合一」[7],整倂包括建興、光林、力信、動力儲能、光寶移動以及大陸東莞致力與旭福,並擘劃為八大事業群。
2015年,國立清華大學與光寶集團設立聯合研發中心[8],共創知識價值新藍海,光寶連續五年獲選「道瓊永續指數[9]」DJSI成份股。
2016年,光寶集團生醫設立新加坡生技研發中心[10]。
2019年8月30日,光寶集團以1.65億美元價格將建興電子業務售予東芝記憶體[11]。
2020年7月1日,建興儲存科技成為鎧俠100%持股的子公司[12]。
參考資料
- ^ 104人力銀行 光寶科技. [2017-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30).
- ^ 2.0 2.1 (2301) 光寶科歷年經營績效統計 - 合併財報. 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手機版). [2018-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7) (中文).
- ^ 林韋伶. 光寶砸百億 設高雄營運中心. 蘋果日報. 2016-08-16 [2018-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0) (中文).
-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oneyDJ理財網. [2014-01-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中文).
- ^ 光寶集團大團圓 (光寶四合一). 中興投顧. 2002-06-12.
- ^ 郭子菱. 全球與台灣光電產業展望 (PDF). 光連雙月刊. 2010年1月, (No.85).
- ^ 黃佩珊. 鉅亨網. 2014-01-14.
- ^ 詹惠珠. 清華大學、光寶集團 設立聯合研發中心. 2015-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4).
- ^ lilly. 2016年道瓊永續指數(DJSI)台灣入選名單. 2016-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8).
- ^ 劉軒彤. 科技進軍生醫 光寶集團的skyla天亮了!. 2017-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16).
- ^ 东芝收购光宝/建兴固态硬盘业务:交易价1.65亿美元. [2019-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31).
- ^ 光寶科固態儲存事業部營業讓與 7/1為交割基準日. [202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