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模組

太陽能光電板由多個太陽能光電電池作結合。上圖是最常見的60節設計。

國際太空站上的太陽能光電模組。
太陽能光電模板(Photovoltaic Module)、太陽能光電板(Photovoltaic Panel),是將許多太陽能光電電池(PV Cell)互連並包裝的產物,如此互連的而達到的發電規模可提供商業大樓、住宅使用。
單個太陽能光電板也只能產生一定的電力,最常見的大小是60節,發電量約350至400W。固將許多太陽能光電模組互相連接就成為了太陽能光電陣列。使用太陽能光電發電(太陽光發電)通常使用了一個太陽能光電陣列或數個太陽能光電模組與一個變流器、電池組與互連線路。
理論和製造
光生伏打效應,簡稱為太陽能光電效應,是指受光線或其他電磁輻射照射的半導體或半導體與金屬組合的部位間產生電壓與電流的現象。光生伏打效應與光電效應密切相關,屬內光電效應。在光電效應中,材料吸收了光子的能量產生了一些自由電子溢出表面。而在光生伏打效應中,由於材料內部的不均勻(例如當材料內部形成PN接面時)在自建電場的作用下,受到激勵的電子和失去電子的電洞向相反方向移動,而形成了正負兩極。
光生伏打效應最早於1839年由法國物理學家亞歷山大·愛德蒙·貝克勒(Alexandre Edmond Becquerel)發現。
效率
晶矽太陽能模組因為多了表面的封膜和強化玻璃,所以能量轉換效率略低於(1-2%)沒有封裝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
晶矽模組
大部分太陽能光電模組是由矽太陽能電池製造的。模組分為單晶矽、或多晶矽材料的模組。
薄膜模組
薄膜太陽能電池是先進的第三代太陽能電池。它們以較低的成本生產高效率的轉換。
參看
參考
#
- 2022年科技
- 3MV
- Solar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太阳能发电
- 亞馬遜平原 (火星)
- 俄刻阿诺斯号
- 克萊門汀號
- 和平号空间站对接舱
- 國際紫外線探測衛星
- 土卫二海洋宜居性测试
- 土卫二生命发现者
- 多任务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
- 天空實驗室2號
- 天顶计划
- 太空梭-和平号计划
- 太空梭任務列表
- 太阳能
- 太阳能源
- 太陽能泵
- 康尼島-斯提威爾大道車站
- 德赖萨姆体育场
- 拉普拉斯-P
- 推进舱
- 月球土壤
- 月面步行者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能源
- 木星冰月探测器
- 朱诺号
- 核电火箭
- 欧罗巴快船
- 欧罗巴着陆器
- 泰坦海洋探测器
- 清洁事件
- 火星2020
- 特朗普关税
- 特朗普墙
- 稀土元素
- 联盟号飞船
- 能源產業對環境的影響
- 达特福德足球俱乐部
- 邊緣世界 (遊戲)
- 重金属
- 金星特快車
- 阿特斯
- 阿联酋希望号火星探测器
- 首都共享單車
- 高輪Gateway站
- 麻薩諸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