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模組

太陽能光電板由多個太陽能光電電池作結合。上圖是最常見的60節設計。
國際太空站上的太陽能光電模組。

太陽能光電模板(Photovoltaic Module)、太陽能光電板(Photovoltaic Panel),是將許多太陽能光電電池(PV Cell)互連並包裝的產物,如此互連的而達到的發電規模可提供商業大樓、住宅使用。

單個太陽能光電板也只能產生一定的電力,最常見的大小是60節,發電量約350至400W。固將許多太陽能光電模組互相連接就成為了太陽能光電陣列。使用太陽能光電發電(太陽光發電)通常使用了一個太陽能光電陣列或數個太陽能光電模組與一個變流器電池組與互連線路。

理論和製造

光生伏打效應,簡稱為太陽能光電效應,是指受光線或其他電磁輻射照射的半導體或半導體與金屬組合的部位間產生電壓與電流的現象。光生伏打效應與光電效應密切相關,屬內光電效應。在光電效應中,材料吸收了光子的能量產生了一些自由電子溢出表面。而在光生伏打效應中,由於材料內部的不均勻(例如當材料內部形成PN接面時)在自建電場的作用下,受到激勵的電子和失去電子的電洞向相反方向移動,而形成了正負兩極。

光生伏打效應最早於1839年由法國物理學家亞歷山大·愛德蒙·貝克勒(Alexandre Edmond Becquerel)發現。

效率

晶矽太陽能模組因為多了表面的封膜和強化玻璃,所以能量轉換效率略低於(1-2%)沒有封裝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

晶矽模組

大部分太陽能光電模組是由太陽能電池製造的。模組分為單晶矽、或多晶矽材料的模組。

薄膜模組

薄膜太陽能電池是先進的第三代太陽能電池。它們以較低的成本生產高效率的轉換。

參看

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