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壆坑

作壆坑村牌坊
作壆坑北部的博康邨

作壆坑香港新界沙田區一個地方,位於沙田圍西南的坳背山山坡地帶,以及其西北面的填海地。

歷史

作壆坑原稱竹壆坑,因使用建造小(粵語稱為「壆」)堵塞坑水而得名。該處的作壆坑村李氏所建,祖籍為廣東省五華縣。他們原居於大埔烏蛟騰清朝乾隆年間部份族人搬來作壆坑定居。當時村落的位置在較北面的位置,處於沙田海的淺灘旁邊。1970年代香港政府發展沙田新市鎮,該村才被搬往南面的山坡,而原址則被填海,興建多個公共屋邨,包括博康邨乙明邨沙角邨。其中的博康邨原本計劃以地名命名為「作壆坑邨」,惟因「壆」字生僻,最終改以諧音「博康」命名。

交通

交通路線列表
港鐵
作壆坑路
博泉街(近水泉澳邨城泉樓及月泉樓)

相關事件

1989年空姐溶屍案

1989年5月5日,美藉華人黃大衛與新歡余玲及任國泰航空公司空中服務員的女友黃紫君在作壆坑村發生爭執,黃紫君後被黃大衛及余玲殺害。到5月12日,黃大衛及余玲用腐蝕性液體將黃紫君屍體溶解,因發出惡臭而被報案揭發事件。在5月5日至5月12日間,黃大衛與余玲多次偽造黃紫君仍在生的證據以試圖逃避刑責,兩人被捕後亦一直否認謀殺。1990年8月,兩人被判謀殺及妨礙死者合法下葬罪罪名成立,依例判處死刑,但兩人不服上訴,後在1992年8月獲准翻案。黃大衛在服刑期間認識社工莎莉,兩人及後更在獄中結婚。最終案件於1993年3月29日重審,庭中余玲突然獨攬所有罪責,莎莉更在庭中跪地求情,最後余玲被判誤殺,黃大衛只被判妨礙死者合法下葬罪,而刑期已滿而當庭釋放;余玲則在1994年獲釋。黃大衛與莎莉最終於1998年離婚收場。[1]案件事後被拍成電影《溶屍奇案》及《郎心如鐵》。

參考資料

  1. ^ 香港重案:沙田空姐溶屍案(1989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彭亨利,2017年7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