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
僑務委員會 Overseas Community Affairs Council (英語) | |
|---|---|
|
| |
|
僑務委員會會徽
| |
| 基礎資訊 | |
| 機關類型 | 中央二級行政機關 |
| 所屬部門 | 行政院 |
| 員額 | 272人 |
| 年度預算額 | 新台幣13.17億(2017年) |
| 授權法源 | 行政院組織法 、僑務委員會組織法 |
| 主要官員 | |
| 委員長 | 童振源 |
| 副委員長 |
徐佳青(政務)、 |
| 主任秘書 | 張良民 |
| 任命者 | 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 |
| 任期 | 無任期保障 |
| 組織編制 | |
| 內部單位 | 5處、5室 |
| 附屬機關 | 1通訊社 |
| 成立沿革 | |
| 成立日期 | 1926年10月 |
| 聯絡資訊 | |
|
僑務委員會會址 | |
| 地址 | 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5號15~17樓(中央聯合辦公大樓南棟) 25°02′32″N 121°31′10″E / 25.04215°N 121.51948°E |
| 電話 | +886 2 2327-2600 |
| 網站 | www.ocac.gov.tw |
| 備註 | |
僑務委員會(簡稱僑委會)是中華民國有關僑民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設立於1926年,原先隸屬於國民政府,1932年才改隸屬行政院;僑務工作隨著國家情勢及海外僑社的演變,不斷地調整、創新,並服務廣及海外各地僑胞。
歷史
- 1926年10月,「僑務委員會」在中華民國南京市成立,隸屬國民政府,地址位於今華僑路附近。
- 1931年12月7日,國民政府制定公布《僑務委員會組織法》,僑務委員會改隸行政院,設秘書處、僑民管理處、僑民教育處、文書科、事務科、僑民指導科、移民科、教育指導科、文化事業科。1932年4月,僑務委員會正式成立,首任委員長陳樹人。
- 1940年,僑務委員會創設「僑民教育函授學校」(今中華函授學校),採函授方式提供華僑進修機會。
- 1941年4月,僑務委員會成立「華僑通訊社」,用以加強海外文宣工作及發布通訊稿報導僑務新聞與國內消息。
- 1946年12月,國民大會制定頒布之《中華民國憲法》,將僑務列入「基本國策」,明訂應扶助並保護僑居國外之國民經濟事業發展。
- 1952年,僑務委員會接管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所屬招待所「專賣局養氣俱樂部北投別館」,命名「僑園」(臺北市北投區泉源路25號),用於接待歸國華僑;之後原地改建「華僑會館」,用於訓練僑務人員及接待歸國華僑。
- 1981年12月,《僑務委員會組織法》修正,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由原定二人修訂為二或三人。
- 1985年3月於美國舊金山成立「華僑文教服務中心」後,僑務委員會陸續在美國、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及菲律賓等國家成立16個華僑文教服務中心。
- 1990年代末,因香港、澳門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港澳地區被定位為「有別大陸其他地區之特別區域」,不再是僑區[1]。
- 2006年,隨著去中國化的開展,僑務委員會的英文由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Council改爲Overseas Community Affairs Council,以避免在海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產生混淆。
- 2012年9月,配合行政院組織再造,《僑務委員會組織法》修正條文施行,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修訂為2人,1位為政務副委員長、1位為常務副委員長;會內設綜合規劃處、僑民處、僑教處、僑商處、僑生處、秘書室、人事室、政風室、主計室、資訊室等一級單位,及華僑通訊社、法規會等常設性任務編組。
- 2016年12月15日,華僑會館委託民間營運契約屆期,不再委外經營。
- 2017年4月,中華函授學校轉型,改於僑務委員會《全球華文網》「中華函授學校數位學習平臺」繼續提供課程服務。
- 2017年5月20日,僑務委員會啟用僑務新聞網站《僑務電子報》,以玉山圖案為標誌。
- 2017年7月31日,華僑會館移交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管理。
- 2018年1月17日,華僑通訊社改為「僑務通訊社」。
組織
行政部門
- 綜合規劃處
- 僑民處
- 僑教處
- 僑商處
- 僑生處
- 秘書室
- 主計室
- 人事室
- 資訊室
- 政風室
任務編組
- 僑務通訊社
- 法規會
海外僑務單位暨人員
|
歷任首長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多由僑鄉人士出任。
| 任別 | 圖片 | 姓名 | 政黨 | 籍貫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
| 1 |
|
陳樹人 |
|
廣東番禺 | 1932年4月27日 | 1947年4月30日 |
| 2 |
|
劉維熾 |
|
廣東台山 | 1947年5月1日 | 1948年12月27日 |
| 3 |
|
戴愧生 |
|
福建南安 | 1948年12月28日 | 1950年5月18日 |
| 4 |
|
葉公超 |
|
廣東番禺 | 1950年5月19日 | 1952年4月15日 |
| 5 |
|
鄭彥棻 |
|
廣東順德 | 1952年4月16日 | 1958年7月15日 |
| 6 |
|
陳清文 |
|
福建廈門 | 1958年7月16日 | 1960年6月23日 |
| 7 |
|
周書楷 |
|
湖北安陸 | 1960年6月24日 | 1962年12月2日 |
| 8 |
|
高信 |
|
廣東新會 | 1962年12月3日 | 1972年5月31日 |
| 9 |
|
毛松年 |
|
廣東番禺 | 1972年6月1日 | 1984年5月31日 |
| 10 |
|
曾廣順 |
|
廣東海豐 | 1984年6月1日 | 1993年2月26日 |
| 11 |
|
蔣孝嚴 |
|
浙江奉化 | 1993年2月27日 | 1996年6月9日 |
| 12 |
|
祝基瀅 |
|
福建林森 | 1996年6月10日 | 1998年2月4日 |
| 13 |
|
焦仁和 |
|
河北邢臺 | 1998年2月5日 | 2000年5月19日 |
| 14 |
|
張富美 |
|
台灣嘉義 | 2000年5月20日 | 2008年5月19日 |
| 15 |
|
吳英毅 |
|
台灣嘉義 | 2008年5月20日 | 2013年7月31日 |
| 16 |
|
陳士魁 |
|
台灣宜蘭 | 2013年8月1日 | 2016年5月19日 |
| 17 |
|
吳新興 |
|
台灣高雄 | 2016年5月20日 | 2020年5月19日 |
| 18 |
|
童振源 |
|
台灣嘉義 | 2020年5月20日 | 現任 |
相關組織
- 中國大陸對應機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參考文獻
- ^ 澳門移交專輯》澳門移交專輯》答客問. 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網站. [2020-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2) (繁體中文).
外部連結
- (繁體中文)僑務委員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繁體中文)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的Facebook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