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汶萊關係

中華民國與汶萊關係

中華民國

汶萊
外交代表機構
駐汶萊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 駐臺汶萊貿易旅遊代表處
外交代表
代表 史亞平 大使[註 1][3] 代表 Khairur Rizal Abd Majid[4]

中華民國與汶萊關係是指中華民國汶萊達魯薩蘭國(又稱汶萊和平之國)之間的關係。兩國無官方外交關係,但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功能的代表機構。

政治

外交

灰色國家表示非聯合國會員國汶萊當時尚未獨立,因此不能對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一案參與投票,即《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2005年10月,汶萊華文報紙包括《聯合日報》、《詩華日報》、《國際時報》以及《星洲日報》原擬刊登中華民國國慶特刊,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力施壓下,最後受總部指示不刊登特刊。[5]

2010年,簽署仲裁合作協議,提供經貿交流的法律架構。[6]

人員互訪(2000年至今)

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經濟部部長、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7][8]立法院副院長、立法委員[6]高雄市長[9]彰化縣長[10]

汶萊:宮廷大臣兼國會議員吳景進[11]

代表機構

1978年9月27日,中華民國在汶萊首都斯里巴卡旺設立駐汶萊遠東貿易文化中心。1996年7月1日,更名為駐汶萊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Brunei Darussalam)。2006年3月17日,辦事處暫停運作。2007年3月1日,正式復館,全面恢復辦理各項領事業務(包括簽證護照及文件證明等)及僑務等事務。[12][3]

2002年9月12日,雙方簽署汶萊在臺設處協定。10月8日,汶萊在中華民國首都臺北設立汶萊貿易旅遊代表處(Brunei Darussalam Trade and Tourism Office)。[13]2020年,更名為駐臺汶萊貿易旅遊代表處(Brunei Darussalam Trade and Tourism Office in Taipei)。[4]

簽證

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公民簽證要求分布圖:入境汶萊可以落地簽證
汶萊護照汶萊公民簽證要求分布圖:入境中華民國可以免簽證。(期限至2022年7月31日)

持有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公民可以落地簽證的方式入境汶萊,停留最多14天,可由陸路或航空方式申請入境。[14][15]

持有汶萊護照汶萊公民則可以免簽證的方式入境中華民國,停留最多14天,期限至2022年7月31日。[16][17]

相關警示

有鑑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中華民國外交部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將汶萊歸類為紅色警示:不宜前往,宜儘速離境(2021年12月16日更新);[18]衛生福利部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已將各國家與地區歸類為第三級警告: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2020年3月21日更新)。[19]

經濟

貿易

近三年的兩國貿易額,金額美元[20]
年分 貿易總額 年增減 排名 出口至汶萊 年增減 排名 自汶萊進口 年增減 排名
2019 168,330,529 58.056% 71 11,895,785 7.592% 120 156,434,744 59.729% 55
2020 213,696,832 26.951% 69 57,683,231 384.905% 79 156,013,601 0.269% 57
2021 172,676,622 19.196% 78 24,378,411 57.737% 99 148,298,211 4.945% 64

2020年的兩國貿易主要項目如下:

出口至汶萊的主要項目為:高溫蒸餾煤焦油所得之油類與其他產品等;含糖或香料與未含酒精飲料製容器;記憶錄音錄影裝置;經表面處理或非合金鋼扁軋製品、塑膠製容器或瓶蓋遊艇或遊樂運動用船、機動車輛所用之、食物調製品傳動軸曲柄軸承齒輪或滾珠;冷凍、車用之電氣照明或信號設備;廚房用具、家用製品或衛生保健與盥洗用具;液體不織布、、黏合劑玩具模型化學製品家具醫藥製劑柑橘類果實;烘焙食品、米紙糯米紙等。[21]

自汶萊進口的主要項目為:石油氣與其他氣態碳氫化合物石油與提自瀝青礦物之油類、廢油;環烴;非環醇及其鹵化磺化硝化或亞硝化衍生物;甲殼類動物、食物調製品;殺蟲劑消毒劑除草劑與類似產品;含金屬或其化合物之熔渣美容化粧保養品積體電路電纜T恤皮革或組合皮製品、玻璃製品、電路開關或連接器、座物、針織品等。[22]

投資

根據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1952-2019年,臺商赴汶萊總投資金額約1億美元,計有63件。主要從事水產養殖生物製藥、食品經銷、房地產旅宿業等;[23]1984-2019年,汶萊赴臺灣總投資金額約28億美元,計有149件。[24]

會展

1992年9月30日,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國經協會)與汶萊工商總會於汶萊舉辦第2屆中汶經濟合作會議,此後因故中止。[24]

2013年10月26日,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帶領臺灣廠商參加汶萊首屆「2013年東協博覽會」,有馬來西亞日本韓國杜拜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菲律賓泰國緬甸柬埔寨中華人民共和國及當地業者參展,中華民國為最大參展國,共計有30家廠商展出。[25]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汶萊大使館要求主辦單位將中華民國展館名稱從「臺灣館」(Taiwan Pavilion)改為「臺灣企業館」(Taiwan Enterprises Pavilion);另要求汶萊英文報紙將刊登在其廣告頁的「Taiwan Pavilion」更名為「Taiwan Booth」(臺灣攤位)。但中華民國最終仍堅持保有展館名稱。[26]

2014年6月25日,中華民國外交部委託外貿協會組團參加汶萊年度最大規模商展「2014年東協消費展」,臺灣館為最大參展國,共計有17家廠商展出。[27]

其他

在汶萊的主要臺商組織為汶萊臺灣商會,其他則有汶萊留臺同學會,在該國無臺灣金融分支機構[28]

汶萊華人

1949年以前,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烈嶼鄉(俗稱小金門)等地的縣民開始一個拉一個到汶萊經商,居住在汶萊的七萬華人中,有八成都是金門縣烈嶼鄉鄉民,遂形成所謂的福建金門幫。

汶萊華人當中,有前往臺灣發展的吳尊,曾為男子偶像團體飛輪海成員之一。

截至2020年,在汶萊的臺僑有100多人,大多來自金門縣,主要從事批發零售貿易建築業。[23]

交通

航空

1991年8月,兩國簽署通航協定。[29]汶萊皇家航空於1996年8月15日首航臺北中正國際機場(今臺灣桃園國際機場)。[30]2004年11月,停止定期航班,改為包機方式營運。[31]2018年12月3日,恢復定期航班,以A320neo執飛,每周3航班往返。[32]

客運

兩國有直航班機,雙邊航班來往的城市如下[註 2]

 中華民國  汶萊
臺北 斯里巴卡旺汶萊皇家航空

注釋

  1. ^ 2012年9月,中華民國外交部為統一駐外人員內部職稱,明定大使館、代表處設大使、公使,代表處對外仍稱代表、副代表;辦事處設總領事、副總領事,對外仍稱處長、副處長。[1]
    代表處館長為特任或簡任第十三職等至第十四職等者任大使銜代表、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十三職等者任公使銜代表;辦事處長為簡任第十二職等任總領事銜處長。[2]
  2. ^ 有鑑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暫停更新。

參考資料

  1. ^ 陳培煌. 統一名稱 代表對內稱大使. Yahoo!奇摩引用中央通訊社. 2012年8月31日 [2016年10月16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11月30日). 
  2. ^ 駐外機構組織通則. 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8年6月13日 [2021年12月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12月15日). 
  3. ^ 3.0 3.1 駐外館處.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2). 
  4. ^ 4.0 4.1 駐臺外國機構.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1). 
  5. ^ 公眾外交協調會. 中國大陸阻撓我國際空間事例(94年10月至12月事例).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06年1月19日 [2018年1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5日). 
  6. ^ 6.0 6.1 《中華民國99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5-17). 
  7. ^ 《中華民國89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8. ^ 公眾外交協調會. 亞太經濟合作(APEC)第十二屆部長級年會訂本(八十九)年十一月十二日至十三日在汶萊斯里巴加灣市舉行,我國將由經濟部長林信義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博志共同率團出席。.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00年11月10日 [2020年6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5日). 
  9. ^ 《中華民國102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1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3-01). 
  10. ^ 《中華民國104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8-30). 
  11. ^ 《中華民國98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8). 
  12. ^ 《中華民國103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6-12-0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20). 
  13. ^ 《中華民國91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7). 
  14. ^ 簽證及入境須知.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7-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2). 
  15. ^ 落地簽證資訊.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8). 
  16. ^ 領事事務局. 外交部宣布自110年8月1日起至111年7月31日止,延長試辦泰國、汶萊、菲律賓等「新南向政策」目標國及俄羅斯國民來台免簽證措施.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年7月20日 [2021年7月2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7月23日). 
  17. ^ 外籍人士來臺免簽證適用國家名單.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8-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6). 
  18. ^ 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22-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8). 
  19. ^ 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2020-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9). 
  20. ^ 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中華民國經濟部 國際貿易局. [2021-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9). 
  21. ^ 近二年我國對當地出口主要產品.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21-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7). 
  22. ^ 近二年我國自當地進口主要產品.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21-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7). 
  23. ^ 23.0 23.1 汶萊投資環境簡介 (PDF).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2020年8月.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年6月11日). 
  24. ^ 24.0 24.1 雙一組東協一科. 汶萊國家檔 (PDF).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2021年3月23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年6月11日). 
  25. ^ 汶萊「2013年東協博覽會」台灣參展團亮麗登場. 經貿透視網. 2013年10月30日 [2020年9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8月6日). 
  26. ^ 公眾外交協調會. 中國大陸阻撓我國際空間事例(102年事例)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1-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08-28). 
  27. ^ 貿協組團赴汶萊參展,積極行銷MIT及開拓穆斯林市場. 經貿透視網. 2014年6月30日 [2020年9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8月6日). 
  28. ^ 汶萊基本資料表.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15-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7). 
  29. ^ 《中華民國90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1). 
  30. ^ 《中華民國86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4). 
  31. ^ 《中華民國93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3). 
  32. ^ 魏妤庭. 汶萊皇家航空重返台灣 12月起每周3班桃園直飛. 聯合新聞網. 2018年8月7日 [2018年11月4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6月9日).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