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挪威關係

中華民國與挪威關係

中華民國

挪威

中華民國與挪威關係是指中華民國挪威王國之間的關係。兩國於1913-1950年有官方外交關係,斷交後直至1980年代,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功能的代表機構,但挪威方面已於2004年關閉;中華民國方面則在2017年關閉,對挪威的相關事務由駐瑞典臺北代表團兼轄

政治

外交

綠色國家表示在1971年的投票中反對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即《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其中包括挪威

1913年10月9日,挪威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北洋政府

1920年5月27日,建立公使級外交關係。於首都奧斯陸設立中華民國駐挪威王國公使館,並派駐公使駐瑞典公使兼任)。

1928年11月12日,隨著國民革命軍北伐接近尾聲,挪威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1940年8月18日,因納粹德國佔領挪威而閉館。

1943年7月17日,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係。公使館升格為中華民國駐挪威王國大使館(原設於英國首都倫敦,1945年5月,納粹德國投降後遷回挪威),並派駐大使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兩國繼續維持邦交。

1950年1月7日,與中華民國斷交。[2]11月30日,挪威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上否決中共代表伍修權等提出之「美國侵略臺灣案[3]

1980年8月26日,於首都奧斯陸設立具大使館功能駐挪威臺北商務處(Taipei Trade Center)。1992年12月17日,更名為駐挪威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1999年10月16日,再更名為駐挪威臺北代表處(Taipei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Norway)。[4][2][5]2017年9月30日,代表處暫停運作,由駐瑞典臺北代表團兼轄[6]

1989年10月23日,在首都臺北設立類似功能的挪威商務臺北辦事處(Norwegian Trade Office, Taipei)。1992年11月,更名為挪威貿易委員會臺北辦事處(Norwegian Trade Council)。1994年1月獲授權簽發赴挪威觀光簽證,1997年7月將簽發地點改為臺北,並直接將簽證貼於中華民國護照內頁。2002年6月,因經費關係精簡人事,撤回辦事處的挪威籍人員,業務並改由駐東京大使館督導。2004年1月1日,辦事處關閉,原挪威簽證業務轉移至丹麥駐臺北辦事處[4][7][2][8]

2016年1月,挪威重申「一個中國」原則,對於臺灣的國籍登記一律標示「Kina」。挪威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挪威政府立場很清楚,對於一中政策並沒有改變,挪威也不承認臺灣(There is no change in Norway's One China Policy. Norway do not recognize Taiwan)。」中華民國外交部發言人則表示「對於挪威政府不當登錄我國人國籍情況,我駐挪威代表處將持續積極進洽挪威政府正視改善。」[9]2017年3月,臺灣留學生向挪威移民局提起訴願,挪威政府最後以「此一註記並未對當事人在挪威的權利和義務造成影響」為由駁回。因此,這些留學生決定聯合在挪威居留的臺灣人一起對挪威政府提起訴訟[10]「在挪臺灣人國籍正名運動」募集322萬新臺幣(約10萬8千美元),於2019年8月向奧斯陸地方法院提出告訴,2020年5月一審敗訴,原告表示將上訴,最終目標是上訴至歐洲人權法院。雖判決書未承認臺灣公民身份,但內容強調「並不表示挪威缺乏對臺灣人的種族身份認同,挪威政府承認臺灣人對於臺灣在地理上、情感上和其他關乎種族方面的歸屬感。」[11]2020年11月,挪威最高法院以上訴顯無理由,予以駁回。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對此判決表達高度遺憾,已交由兼轄挪威的駐瑞典臺北代表團向挪威政府表示抗議。[12]「在挪臺灣人國籍正名運動」於2021年5月9日向歐洲人權法院提起上訴。[13]同年7月29日,歐洲人權法院駁回在挪臺灣人的上訴[14]

人員互訪(1996年至今)

僅列舉部分名單:

中華民國:司法院副院長謝在全[15]、經濟部長王志剛[16]、交通部長蔡堆[17]、教育部長杜正勝[17]、外交部常務次長史亞平[18]、國家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魏哲和[19]李羅權[15]朱敬一[20]、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盧天麟[17]、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張富美[21]、主計處主計長韋端[16]、人事行政局長李逸洋[21]、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長陳瑞隆[22]、工業技術研究院長徐爵民[23]、彰化縣長卓伯源[2]、南投縣長林明溱[24]

挪威:前國會議長本柯[25]、國會副議長隆寧[22]、研究院長韓伯樂[22]、諾貝爾研究所研究部主任文安立[4]、貿易理事會理事長海貝格[4]、奧斯陸商會長(Lars Kåre Legernes)[26]

簽證

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公民簽證要求分布圖:入境挪威可以「申根區免簽證」。
挪威護照挪威公民簽證要求分布圖:入境中華民國可以免簽證

挪威尚未加入歐洲聯盟,但有簽署《申根公約》,因此實行與申根區相同的簽證政策。歐洲申根區給予持有載明身分證字號的中華民國護照中華民國公民可以申根區免簽證入境,停留日數與申根區合併計算,每6個月期間內總計可停留90天。[27][28][29]

挪威護照挪威公民則可用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身分以免簽證的方式入境中華民國,停留最多90天。[30]

相關警示

有鑑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中華民國外交部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將挪威歸類為橙色警示:避免非必要旅行(2022年1月7日更新);[31]衛生福利部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已將各國家與地區歸類為第三級警告:避免至當地所有非必要旅遊(2020年3月21日更新)。[32]

經濟

貿易

近三年的兩國貿易額,金額美元[33]
年分 貿易總額 年增減 排名 出口至挪威 年增減 排名 自挪威進口 年增減 排名
2019 487,621,350 6.469% 51 187,037,049 2.337% 54 300,584,301 9.212% 44
2020 426,259,696 12.584% 55 158,194,717 15.421% 53 268,064,979 10.819% 50
2021 719,840,380 68.874% 54 223,295,210 41.152% 53 496,545,170 85.233% 45

2020年的兩國貿易主要項目如下:

出口至挪威的主要項目為:電話機與其他傳輸或接收聲音、圖像或其他資料之器具;不鏽鋼扁軋製品、特定用途機器之零件與附件、非動力之兩輪與其他自行車鋼鐵螺釘螺栓螺帽鉚釘墊圈;競技運動或戶外遊戲用物品與設備游泳池與袖珍游泳池;機器自行車與自行車裝有輔助動力者、邊車自動資料處理機、磁性或光學閱讀機記憶錄音錄影裝置;電音響或視覺信號器具、電路開關或連接器、車輛之零件與附件、出口未超過5萬新臺幣之小額報單與其他零星物品、新橡膠氣胎、美容化粧保養品計算器收銀機會計機郵資機售票機與類似機器;車用之電氣照明或信號設備;傳動軸曲柄軸承齒輪或滾珠;手提工具氣動液壓或裝有電力或非電力之原動機者;小客車與其他主要設計供載客之機動車輛縫紉機;物品用栓塞、旋塞與類似用具;家具樓梯、車具、衣箱首飾箱印刷電路板、特定用途器具之零件;油帆布遮陽帳幕或簾、船露營用品;積體電路整形用具、夾護板與接骨用具、助聽器;其他製品等。[34]

自挪威進口的主要項目為:生鮮或冷藏石油與提自瀝青礦物之油類、廢油;冷凍魚、未經塑性加工鐵合金;鎳板、片、扁條與箔;放射性化學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化合物、混合物與殘渣物;其他船隻長石螢石霞石霞石正長岩白榴石;溶解級化學木漿甲殼類動物醫藥製劑醫學用儀器與用具、定向羅盤或其他航行儀器與用具;水路、海洋、水文、氣象或地球物理測量用儀器與用具;車輛之零件與附件;不適於人類食用之、魚、甲殼類、軟體動物或其他水產無脊椎動物;礦物或化學肥料、;容器洗滌與乾燥機器、容器盛裝與封口機器、飲料充氣機;進口未超過5萬新臺幣之小額報單與其他零星物品、捲筒或平版之印報紙;電話機與其他傳輸或接收聲音、圖像或其他資料之器具;特定用途機器之零件;鑄模用之粘合劑化學製品花崗岩斑岩玄武岩砂岩與其他紀念碑或建築用石;食物調製品、其他有機化合物、天然聚合物與改質天然聚合物等。[35]

投資

根據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1952-2020年,臺商對挪威的總投資金額為614萬美元,計有4件,目前已成立挪威臺灣商會;挪威對臺灣的總投資金額為898.8萬美元,計有45件。[36][23]

會展

2010年10月,舉辦第1屆臺挪經濟合作會議。2014年5月、2015年9月,舉辦第2、3屆會議。第4屆會議因奧斯陸商會的預算問題,且招商不足,未能舉辦。[36][23]

犯罪事件

2016年1月,國際詐騙集團利用2家在臺灣的銀行開設OBU(Offshore Banking Unit,境外銀行)人頭帳戶,再入侵挪威的被害公司電腦,假冒公司CEO(執行長),發電子郵件會計部門行騙,謊稱要求匯款給客戶,其中有家挪威公司被詐騙5,000萬歐元。其公司事後向中華民國警方報案,並協請攔阻詐騙款項,經調查,這些匯入的款項當天便遭轉走,難追其下落。[37]

交流

僑民

在挪威的臺灣移民為數不多,僅約百餘人。資深僑民大多經營中小型餐飲業雜貨小店,或任職於挪威公司。僑民的第二代接受當地教育,多自行創業或朝專業領域發展。新到移民則多傾向先取得當地學歷,然後求職或自行創業,現在已有少數的個人公司,從事旅遊業、貿易產業顧問等。[23]

其他

2008年,臺灣自挪威引進導盲犬,挪威導盲犬學校並捐贈訓育率100%的導盲種犬,以協助臺灣導盲犬協會培育種犬。[38]

2011年8-9月,駐挪威臺北代表處舉辦第1屆臺灣電影節。[39]

2012年10月,國立臺北大學奧斯陸大學合辦第1屆臺挪社會論壇[40]

2012年12月,挪威臺灣之友協會成立。[40]

2016年,有6名挪威籍人士獲核發中華民國教育部華語文獎學金。[24]

協定

雙邊文件[41]
日期 簽署 備註
1928年11月12日 《中那關稅條約 條約稱呼那威
1943年11月10日 《中那為廢除在中國治外法權及處理有關事件條約》
1991年6月7日 《駐挪威臺北商務處與挪威貿易理事會間關於互免海運事業所得稅議定書》
1993年9月27日 臺北國家科學委員會奧斯陸挪威研究委員會科學合作協定》
1995年9月26日 臺北環境保護署與奧斯陸挪威研究委員會環境保護技術合作協定》
2000年3月13日 駐挪威臺北代表處與挪威貿易委員會間關於貨品暫准通關協定》
2000年4月6日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與挪威奧斯陸商會間貨品暫准通關執行議定書》
2009年2月26日 臺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挪威農業暨食品部有關種子寄存於斯費巴全球種子庫(SGSV)協定》 [註 1]
2009年6月19日 《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與奧斯陸商會經貿合作協定》 [15]
2011年9月23日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挪威科技大學合作備忘錄》 [39]
2011年10月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與Conpart科技公司合作備忘錄》 [39]
2014年2月17日 國立臺北大學奧斯陸大學雙方學者交換互訪及合作交流協定》 [註 2]
2014年5月15日 《臺挪投資暨貿易促進協定 [註 3]
2019年3月28日 《臺挪離岸風力機安裝運維合作備忘錄》 [23]

交通

航空

客運

兩國無直航班機,可經由(不計航點遠近,截至2019年12月11日[註 4]):

駕車

持有中華民國國際駕駛執照可在挪威駕車3個月。[42]

注釋

  1. ^ 臺灣成為該計畫的第26個成員。[15]
  2. ^ 由國立臺北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犯罪學研究所與奧斯陸大學法學院犯罪及社會學系共同簽署。[2]
  3. ^ 2014年5月10-15日,由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與駐挪威臺北代表處及奧斯陸商會聯合舉辦第2屆臺挪經濟合作會議,於會後簽署。[2]
  4. ^ 有鑑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暫停更新。

參考資料

  1. ^ 駐館位置及聯絡方式. 中華民國外交部 領事事務局. [2017-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2). 
  2. ^ 2.0 2.1 2.2 2.3 2.4 2.5 《中華民國103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7-01-3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10-21). 
  3. ^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正式紀錄 第七十二號 第五三0次會議. 紐約發拉星草場: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1950-11-30 [2015-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24) (中文(繁體)). 
  4. ^ 4.0 4.1 4.2 4.3 《中華民國86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0). 
  5. ^ 代表處簡介. 中華民國駐外單位聯合網站. [2016-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15). 
  6. ^ 外交部:駐吉達、關島、挪威3館暫停運作. [2017-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7). 
  7. ^ 《中華民國93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4). 
  8. ^ 國家基本資料表.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15-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7). 
  9. ^ 挪威外交部:一直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不会改变. 蘋果日報. 2016-01-21 [2016-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3). 
  10. ^ 侯姿瑩. 台留學生為正名要告挪威政府 外交部提供協助. NOWnews今日新聞. 2018年8月8日 [2018年9月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9月1日). 
  11. ^ 台灣留學生提告挪威政府一審敗訴 將持續上訴. [2020-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3). 
  12. ^ 鄭媁. 留學生遭標註陸籍狀告挪威遭駁 外交部:高度遺憾. 聯合新聞網. 2020年11月15日. 
  13. ^ 蔡凌. 台湾人国籍登记为中国 向欧洲人权法院状告挪威政府. 自由亞洲電臺. 2021年5月18日 [2021年5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6月6日). 
  14. ^ 蔣曜宇. 台湾人状告挪威政府 欧洲人权法院驳回. 德國之聲. 2021年8月3日 [2021年8月3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8月3日). 
  15. ^ 15.0 15.1 15.2 15.3 《中華民國98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7). 
  16. ^ 16.0 16.1 《中華民國88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13). 
  17. ^ 17.0 17.1 17.2 《中華民國96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1). 
  18. ^ 《中華民國104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8-30). 
  19. ^ 《中華民國90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23). 
  20. ^ 《中華民國102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2-02). 
  21. ^ 21.0 21.1 《中華民國91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3). 
  22. ^ 22.0 22.1 22.2 與我國經貿關係.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21-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7). 
  23. ^ 23.0 23.1 23.2 23.3 23.4 投資環境簡介 (PDF). 中華民國經濟部 投資業務處. 2020年8月.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年12月27日). 
  24. ^ 24.0 24.1 《中華民國105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9-04-0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1-29). 
  25. ^ 《中華民國89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30). 
  26. ^ 《中華民國99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8-13). 
  27. ^ 簽證及入境須知.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7-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2). 
  28. ^ 歐盟免申根簽證常見問答集.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29. ^ 免簽證資訊.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1-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23). 
  30. ^ 外籍人士來臺免簽證適用國家名單.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8-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6). 
  31. ^ 國外旅遊警示分級表.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2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8). 
  32. ^ 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 [2020-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33. ^ 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中華民國經濟部 國際貿易局. [2021-05-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9). 
  34. ^ 近二年我國對當地出口主要產品.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21-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7). 
  35. ^ 近二年我國自當地進口主要產品.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2021-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17). 
  36. ^ 36.0 36.1 雙二組駐外服務小組. 挪威國家檔 (PDF).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2021年12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年12月27日). 
  37. ^ 邱俊福. 假冒CEO 詐挪威公司18億. 自由時報. 2016年3月14日 [2017年5月11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5月16日). 
  38. ^ 《中華民國97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1). 
  39. ^ 39.0 39.1 39.2 《中華民國100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8-10). 
  40. ^ 40.0 40.1 《中華民國101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8-09-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2-13). 
  41. ^ 條約協定查詢系統. 中華民國外交部. 
  42. ^ 生活資訊.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2018-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2).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