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
Police Badge,P.R.China.svg
Flag of the People's Poli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vg
格言 為人民服務
立警為公,執法為民
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
成立時間 1949年10月19日
司法管轄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
性質
  • 民事警察
管理體系
管理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監督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
部門 維護治安、交通秩序、移民戶政
管理特種行業,管理集會遊行
下屬機構
組織法規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領導
中央政法委書記 郭聲琨 總警監
公安部部長 趙克志 總警監
國家安全部部長 陳文清 總警監
司法部政治部主任 郭文奇
最高法政治部主任 馬世忠 副總警監
最高檢政治部主任 潘毅琴
人員裝備
職員數 180-190萬人
警種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
國家安全機關人民警察
司法行政機關人民警察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
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
警歌 《人民公安向前進》(公安機關民警)
《國家安全戰士之歌》(國安機關民警)
《中國人民警察警歌》(司法行政機關民警)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之歌》(法院法警)
《人民檢察官之歌》(檢察院法警)
其他信息
紀念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簡稱民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警察的法定名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而設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是各自下屬的人民警察的最高領導和指揮機關,均接受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的領導。人民警察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在其職權範圍內有一定的執法權。[2]而實行兵役制的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中國海警局則由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3][4]:第一章 第二條

職責權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警察法第一章總則里的第二條和第二章職權里的第六條:

「人民警察的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1]:第二條

「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1. 預防、制止和偵查違法犯罪活動;
  2. 防範、打擊恐怖活動
  3. 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
  4. 管理交通、消防、危險物品;
  5. 管理戶籍居民身份證國籍、入境事務和外國人在中國境內居留、旅行的有關事務;
  6. 管理邊境治安秩序;
  7. 警衛國家規定的特定人員、守衛重要場所和設施;
  8. 管理集會、遊行示威活動;
  9. 監督管理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工作;
  10. 指導和監督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重點建設工程的治安保衛工作,指導治安保衛委員會等群眾性治安保衛組織的治安防範工作;
  11.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1]:第六條

稱謂

一名佩掛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臂章的交通警察。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帽徽(99式)(2000年正式配置,為銀色浮雕質地,2000年前帽徽同警徽)

在裝備八九式警服以及之前,其臂章上以及官方的稱謂為「公安」和「人民公安」,以致在香港台灣以及海外華人受此影響直到現在有時亦稱呼中國警察為「公安」,民眾有時亦尊稱「公安同志」,實際上公安管理範圍小於警察的概念,警察概念除了公安機關的警察,還包括司法機關,如法院、檢察院、國家安全和司法行政機關下轄的警察。公安部所轄的警察只是其中的一部份,但屬於日常生活中一般民眾接觸得最多的警察,因為絕大部分時候,對一般民眾而言,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的處理機關是公安機關。民眾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警察幾乎都是公安機關的警察。 民眾極少和法院,檢察院,監獄和國安機關的警察打交道。直到九九式警服完成換裝後,公安的臂章才更改為「警察」,但在警察字樣下還有兩個小號字「公安」。司法機關和國安機關則相應的把小字改為「司法」或者「國安」。

「警察」或「人民警察」是指執法人員所具有的身分,而不是指機構、部門。在中國,並不使用「警察機關」這樣的詞。而「公安」、「人民公安」具有兩重含義。一是指特定的政府機構,即各級公安機關;二是指在公安機關工作的公務員的身分,即「公安幹警」。所以,公安部的文件所規定的事項,一般使用「公安機關」、「公安幹警」這樣的措詞,而不能要求「人民警察」如何如何,因為公安部並不能管理、規範屬於司法系統和國安系統的人民警察。

在服裝和標識上,所有的警察的制服,標識,車輛塗裝都大同小異,最大的區別在於公安機關的使用「公安」字樣,司法、國安、審判、檢察機關則相應的改為「司法」、「國安」、「法院」和「檢察」。

警力配置

至2015年,目前公安機關共有180萬警察[5]。在派出所工作的約占27%。平均每所9.3人。其中全國城區派出所一共有11,492個,一共占用警察力量202,060個,平均17.6個;編制鎮派出所19,414個,警察力量157,900個,平均8.1個;建制鄉派出所12,866個,警察力量60,020個,平均4.7個。其餘的警力分布在治安大隊、刑警大隊、經濟犯罪偵查大隊、禁毒大隊、交警大隊等多個大隊,及警令部、政治部、後勤保障等綜合管理部門。

警種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二條[1]: 「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教養管理機關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

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的一支國家武裝力量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不屬於法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3]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

2019年春節前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通過視頻連線向在天安門城樓前執勤的人民警察致以問候。
隸屬於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的一輛警車
停在天安門前的一輛警車
武漢江面的警用巡邏船停泊於水上公安的碼頭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領導和管理的人民警察是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簡稱公安民警,有時稱公安幹警(為「公安幹部和警察」的簡稱)[6]。公安機關的外聘人員(如輔警巡防)都不是人民警察,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

由公安機關管理的人民警察警種包括,

  • 刑事偵查警察:負責進行刑事偵查,預防刑事案件。管理刑事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公安部五局)。
  • 經濟犯罪偵查警察:負責進行經濟犯罪偵查,預防經濟案件。管理經濟犯罪偵查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公安部二局)。
  • 治安警察:負責預防、發現和制止一般違法犯罪,處理集會遊行示威等群體性事件,維護公共場所的治安秩序,管理特種行業和危險品,依《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置治安行政執法案件。管理治安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安部三局)。
  • 食品藥品偵查警察:負責處置食品藥品、智慧財產權、生態環境、森林草原、生物安全案件。管理食品藥品偵查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公安部七局)。
  • 特勤警察:負責黨和國家領導人省級主要領導人及重要來訪外賓警衛任務。管理特勤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公安部特勤局(公安部八局)。
  • 鐵路警察:負責處置鐵路行政執法案件和鐵路運輸的其他違法犯罪。管理鐵路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公安部鐵路公安局(公安部十局)。
  • 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警察:負責監察公共網際網路網站內容、電子郵件、聊天信息和訪問記錄。依《網絡安全法》處置網際網路行政執法案件。可以使用域名劫持關鍵字過濾網絡嗅探、網關IP封鎖、電子數據取證等技術來過濾、獲取有關情報信息;查禁、封堵和阻斷可能會破壞民族和國家統一、顛覆國家政權、危害國家安全、色情淫穢類等有害信息;查處網絡和計算機違法犯罪;備份、調取有關電子證據等。管理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公安部十一局)。
  • 監所警察:負責管理公安機關下屬的看守所,依《看守所條例》處置出入境行政執法案件。管理監所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公安部監所管理局(公安部十三局)。
  • 交通警察:簡稱「交警」,負責指揮道路交通,依《道路交通安全法》處置交通行政執法案件,依法查處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維護城鄉道路交通秩序和公路治安秩序;開展機動車輛安全檢驗、牌證發放和駕駛員考核發證工作;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道路交通管理科研工作;參與城市建設、道路交通和安全設施的規劃。組織宣傳交通法規,依法管理道路交通秩序,管理車輛、駕駛員和行人,教育交通違章者,勘查處理交通事故,以維護正常的交通秩序,保證交通運輸的暢通與安全。 但其職責並不包括鐵路、港航、民航的交通管理。管理交通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安部十七局)。
  • 外事警察:負責外國駐華使館的安全,或者常駐中國駐外使領館進行警務聯絡工作。管理外事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公安部十九局)。
  • 禁毒警察:負責涉毒犯罪的偵查。管理禁毒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公安部禁毒局(公安部二十一局)。
  • 政治安全保衛警察:負責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政治穩定,依法處置違反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案件,維護憲法確立的基本政治原則。管理國內安全保衛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公安部國內安全保衛局(公安部一局)、公安部反邪教局(公安部四局)。
  • 戶籍警察:負責辦理戶籍管理事務。管理戶籍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戶籍管理處(公安部三局四處)。
  • 巡邏警察:負責在巡邏中預防、發現和制止一般違法犯罪,處理集會遊行示威等群體性事件,維護公共場所的治安秩序,管理特種行業和危險品,依《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置治安行政執法案件。是地方公安機關設立的一類警種,部分地區與交通警察合併為交巡警。
  • 航運港口警察:負責處置水上行政執法案件和水路航運的其他違法犯罪。是地方公安機關設立的一類警種。
  • 移民警察:即中國邊檢,負責辦理移民管理事務、執行出入境邊防檢查任務,依《公民出入境管理法》和《外國人出入境管理法》處置出入境行政執法案件。管理移民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國家移民管理局
  • 警務督察:負責監督公安機關人民警察的行政執法行為,依《人民警察法》處置人民警察行政執法中的違法案件。管理警務督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公安部督察審計局。

由公安部門與其他政府部門雙重領導的行業警察警種包括,

  • 海關緝私警察:負責處置海關走私案件。管理海關緝私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海關總署緝私局(公安部十四局)。
  • 民航警察:負責處置空中和機場內的行政執法案件、民航飛行安全維護和處理劫機等突發空中安全情態。管理民航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中國民用航空局公安局(公安部十五局)。下設中國民航空中警察總隊。

國家安全機關人民警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管理及領導的人民警察是國家安全機關人民警察。國安民警負責情報收集分析、反間諜政治保衛等工作,也部分參與國內安全事務。

司法行政機關人民警察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管理及領導的人民警察是司法行政機關人民警察。「司法行政機關人民警察」不是「司法警察」。

由司法行政機關管理的人民警察警種包括,

  • 監獄人民警察:簡稱「監獄民警」,負責管理司法行政機關下屬的監獄。擁有監獄內偵查權和對逃犯的追捕權。管理監獄人民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司法部監獄管理局。
  • 勞動教養管理機關人民警察:簡稱「勞教民警」,負責管理司法行政機關下屬的戒毒所,並負責強制隔離戒毒、戒毒康復、輕刑罪犯教育矯治工作。管理勞動教養管理機關人民警察的全國性機關是司法部戒毒管理局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

正在街道上行駛的法院法警車輛。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管理和領導的人民警察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簡稱法院法警,其工作是維持法庭秩序和協助調查取證與判決執行。

各級審判機關都設立了司法警察機構。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局高級人民法院設司法警察總隊;中級人民法院設司法警察支隊;基層人民法院設司法警察大隊。

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管理和領導的人民警察是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簡稱檢察院法警

各級檢察機關都設立了司法警察機構。最高人民檢察院設司法警察局;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設司法警察總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分院和自治州、省轄市人民檢察院設司法警察支隊;縣、市、自治縣和市轄區人民檢察院設司法警察大隊。

裝備

手槍

武器名稱 原產國 備註
TT-33  蘇聯 包括本土仿製型54式,俗稱「黑星手槍」
PM  蘇聯 包括本土仿製型59式,俗稱「紅星手槍」
APS  蘇聯 少量裝備,曾被前重慶市公安局長王立軍使用
P1001  東德 包括本土仿製型52式,俗稱「765公安槍」
CZ 75  捷克斯洛伐克 少量裝備,包括本土仿製型NZ 75
64式  中國 基於59式52式設計的產品
77式  中國
92式  中國 9×19mm魯格彈版本
納甘M1895  俄羅斯帝國 老式左輪手槍,僅用於儲備
NRP-9  中國 發射9×19mm魯格彈的左輪手槍
格洛克17  奧地利
格洛克26  奧地利 格洛克17的袖珍型版本

霰彈槍

武器名稱 原產國 備註
KS-23  蘇聯
97式  中國
09式  中國

衝鋒槍

武器名稱 原產國 備註
烏茲  以色列 包括本土仿製型北方工業320
PM-63 RAK  波蘭 包括本土仿製型82式
HK MP5A5  德國 包括本土仿製型NR-08CS/LS3
64式  中國
79式  中國
85式  中國
05式  中國 9×19mm魯格彈版本
06式  中國

步槍/卡賓槍

武器名稱 原產國 備註
AKM/AKMS  蘇聯 包括本土仿製型56-2式
81式  中國 基於AKMSKS設計的產品
95式  中國
CQ/CQ-A  中國 基於M16/M4設計的產品

機槍

武器名稱 原產地 備註
RPD  蘇聯 只裝備特警單位,包括本土仿製型56式班用機槍
RPK  蘇聯 只裝備特警單位,包括本土仿製型56-5式班用機槍
95式班用機槍  中國 只裝備特警單位

狙擊步槍

武器名稱 原產國 備註
SVD  蘇聯 包括本土仿製型85式
88式  中國
JS 7.62  中國
CS/LR4  中國
T-5000  俄羅斯

警徽和警旗

1955年式警徽圖案的設計模仿自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期蘇聯警徽圖案的設計,採用圓形金色光芒包圍國徽的圖案,但沒有天安門圖案。

1983年式警徽圖案的設計模仿自1970年代末期之後蘇聯警徽圖案的設計,基本要素為國徽(帶有天安門圖案)、盾牌、松枝和飄帶。與蘇聯警徽相比,該版警徽的盾牌底色由蘇聯警徽的紅色光芒改為藍天,並在盾牌下方加入了凸顯中國特色的長城圖案,盾牌形狀也與蘇聯警徽略有不同。長城、松枝、飄帶皆為金黃色。國徽象徵國家,盾牌象徵人民警察保衛國家和人民的本職工作,長城代表人民警察為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的鋼鐵長城,松枝象徵人民警察的品質。該版警徽自1983年起使用至今。

2020年8月26日,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授旗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向中國人民警察隊伍授旗並致訓詞[7]。警旗旗面由紅藍兩色組成,紅色為主色調,警徽居旗幟左上角。

警服

2009年5月,正在指揮交通的著99式夏季警服執勤的一位大連女交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警察制服曾推出8代,分別是50式、55式、58式、66式、72式、83式、89式和現在的99式[8]

現行人民警察所穿著的制服為99式警服,自2000年10月1日起正式啟用。99式警服的顏色選用與國際上警服主流色調相一致的藏藍色(高級警官為白色襯衣),完全同軍隊的綠色相區分,形成鮮明的警察制服體系;功能上強調適應、便於警察執法[9]。該款警服分常服、長短袖制式服、執勤服和多功能服四種,分別適用不同場合和工作需要[10]。在99式警服使用之初,大部分警察所穿著的長袖和短袖制式襯衣、領帶的顏色為灰色。北京警方除了交通警察穿著的為淺藍色襯衫外,其餘為鐵灰色襯衣及淺灰色領帶;而上海警察自1999年更換警服以來,全部著淺藍色襯衫,扎系深藍色領帶。2005年7月,公安部發布通知,要求高級警官以下警察統一穿著淺藍色襯衣(包括長袖制式襯衣、短袖制式襯衣、內穿襯衣),扎系深藍色領帶;高級警官著白色襯衣不變[11]

在99式警服啟用前,不少外籍人士在亞運會等重大國際活動中,一直把執勤警察誤認為軍人(之前使用的警服設計與軍服類似,同為軍綠色),對中國的國際形象受到影響。99式警服啟用後,這一問題也得到了解決[10]

2021年1月13日,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現行警服體系中增列警禮服。3月4日,公安部、司法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在「99」式警服體系中增列警禮服的通知》,警禮服正式列裝,品種包括警禮服、禮服白襯衣、禮服警帽、禮服皮鞋,以及禮服領帶、綬帶、姓名牌、禮服胸徽、禮服肩章、從警章等配套服飾。民警可根據工作需要,個人按需申領,警禮服不分季節,四季通用,人民警察在參加重大紀念、慶典、外事等活動和禮儀場合可穿著警禮服[12]

勞動保護

2016年,全國公安系統因公犧牲民警人數有362人,4913人因公負傷[13]。2017年全國公安機關共有361名人民警察因公犧牲,6234人因公負傷[14]。2018年301名公安民警、141名警務輔助人員因公犧牲,1.2萬餘人因公負傷。[15]2019年280名公安民警、147名警務輔助人員因公犧牲,11910人因公負傷。[16]

由於警力配置不科學等原因,基層民警不得不長年加班加點,即使節假日也無法休假,工作忙,任務重,身體透支明顯。對基層民警來說,加班加點早已成為一種工作常態。這讓民警經常處於高度的緊張狀態,長期難以得到休整。有調查數字顯示,很多民警雙休日、法定假日得不到休息,每天的工作時間在十幾個小時以上,每年加班多達數百小時,相當於比普通公務員每年多工作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工作日。公安基層民警一般每兩天或者三天值班24小時不休息,24小時值班後第二天仍得不到休息。[17]。2014年,全國有393名民警犧牲、5624名民警受傷,犧牲民警平均年齡45.3歲,其中有201名民警猝死,占犧牲總數的51%……這些猝死的民警中,或因工作勞累過度而致突發疾病猝死,或因積勞成疾、長期未愈而猝死。勞累是他們猝死的最根本原因。[18]

作為管理社會治安、維護社會穩定的人民警察成為違法犯罪分子頻繁襲擊的目標,而社會對人民警察執法受侵犯問題並不關注,襲警案件屢見不鮮,許多警察在執行職務過程中受傷甚至犧牲。[19]。當前民警執法權益受侵害的情形主要有:一是不法分子使用暴力攻擊、謾罵侮辱、恐嚇威脅等方法阻礙民警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二是不法分子進行惡意投訴舉報、誹謗侮辱;三是民警執行公務,依法使用武器警械、強制措施過程中違法犯罪嫌疑人出現意外事件,卻被錯誤紀律處分甚至被定罪判刑,導致人民警察挨打不敢還手的情況時有發生。四是一些地方領導指令民警越權參與非警務活動[20]

2018年12月,公安部發布《公安機關維護民警執法權威工作規定》,明確公安民警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受法律保護,不受妨害、阻礙,民警及其近親屬的人身財產安全不因民警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行為受到威脅、侵犯,民警及其近親屬的人格尊嚴不因民警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行為受到侮辱、貶損。行為人實施侵犯民警執法權威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規定還明確了侵犯民警執法權威的具體情形、處置要求,對民警受到侵犯後的申請救濟、案件督辦、職務行為認定、澄清證明以及落實相關工作責任等方面提出要求,並將警務輔助人員、民警近親屬一併納入保護範疇[21]。而後在2020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懲治襲警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是中國首部專門懲處襲警違法犯罪行為的規範性文件。《指導意見》明確,對民警人身直接實施撕咬、踢打、抱摔等直接攻擊以及對民警正在使用的警用車輛、警械等警用裝備進行打砸等破壞,間接對民警人身進行攻擊的行為均屬於暴力襲警行為,應當適用刑法關於襲警從重處罰的規定。對使用兇器、危險品、駕駛機動車襲警等手段惡劣;造成民警輕微傷、警用裝備嚴重毀損、造成他人傷亡、公私財產損失、犯罪嫌疑人脫逃、毀滅證據等嚴重後果;多人襲警或襲擊民警二人以上;具有同類前科等7類情形,酌情再作進一步從重處罰,且一般不得適用緩刑。對於駕車衝撞、拖拽民警以及搶奪、搶劫民警槍枝,危害公共安全或民警人身安全的,依法適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搶劫槍枝罪、搶奪槍枝罪、故意殺人罪等罪名[22]

銜級制度

誓詞

2021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組織對《人民警察入警誓詞》進行修訂,公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誓詞》[23]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國人大網. 1995年2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12日). 
  2. ^ 人民警察網. [2013-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8). 
  3. ^ 3.0 3.1 中共中央决定调整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 www.gov.cn. 新華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20-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7).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2020-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中文(中國大陸)). 
  5. ^ 中国人寿为全国180万公安民警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渭南政法網. [2015-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2). 
  6. ^ 網易新聞. 一目了然!党政军地群团改革方案60条. [2018-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3-26). 
  7. ^ 习近平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 新華網. [2020-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8. ^ 网友晒图 从警三十五年以来中国警服变迁史. 觀察者. [2017-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8). 
  9. ^ 全国公安机关将全面换发“99”式警服. 人民網. [2017-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3). 
  10. ^ 10.0 10.1 新警服昨公开展示 “十一”全国亮相(附图). 北京晨報. [2017-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11. ^ 北京警察明日起统一更换新警服. 新華網. [2017-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13). 
  12. ^ 袁猛. 警礼服正式列装 全新设计 四季通用. 中國警察網. 2021-03-19 [2021-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1). 
  13. ^ 一天牺牲一位民警 公安部:2016年共牺牲民警362人. 人民網. [2018-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14. ^ 致敬公安英雄 2017年361名牺牲民警名单. 人民網. [2018-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8). 
  15. ^ 赵克志:2018年301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 觀察者網. [2020-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16. ^ 刚刚,2019年全国公安机关因公牺牲民警辅警名单公布……. 中國長安網. [2020-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3). 
  17. ^ 警察,就活该猝死吗?我转发呼吁减轻基层民警工作强度!. 新浪網. [2018-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18. ^ 2014年全国201名民警猝死 过度劳累是主因. 人民網. [2018-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3). 
  19. ^ 论警察执法的安全保障_以暴力袭警现象为缘起. 百度文庫. [2018-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20. ^ 浅谈如何健全人民警察执法保障制度. 百度文庫. [2018-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27). 
  21. ^ 公安部制定出台《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 新華網. [2020-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22. ^ “两高一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 人民日報. [2020-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1). 
  23. ^ 公安部公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誓词》. 人民網. 2021-11-18 [2021-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19).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