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聯盟

東南亞國家協會 英語: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馬來語: Persatuan Negara-Negara Asia Tenggara 印度尼西亞語: Perhimpunan Bangsa-Bangsa Asia Tenggara 淡米爾語: தென்கிழக்காசியமைப்பு 高棉語: សមាគមន៏ប្រជាជាតិអាស៊ីអាគ្នេយ 寮語: ສະມາຄົມປະຊາຊາດແຫ່ງອາຊີຕະເວັນອອກສຽງໃຕ້ 緬甸語: အရှေ့တောင်အာရှနိုင်ငံများအသင်း 菲律賓語: Samahan ng mga Bansa sa Timog-Silangang Asya 泰語: สมาคมประชาชาติแห่งเอเชียตะวันออกเฉียงใต้ 越南語: Hiệp hội các quốc gia Đông Nam Á 會徽
會徽
格言:「同一願景,同一立場,一同聯盟」[1]
"One Vision, One Identity, One Community"英語
會歌:東協之路[2]
"The ASEAN Way"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orthographic projection).svg
秘書處  印尼雅加達a
官方工作語言 英語[3]
類型 政治-經濟聯盟
成員國
領導人
• 峰會輪值主席
汶萊 哈山納·包奇亞
• 秘書長
汶萊 林玉輝
成立
• 東南亞聯盟
1961年7月31日
1967年8月8日
2007年11月20日
2008年12月16日
面積
• 
4,479,210.5平方公里
人口
• 2010年估計
6.01億人
• 密度
135/平方公里
GDPPPP 2010年估計
• 總計
3.084萬億美元[4]
• 人均
5,131美元
GDP(國際匯率) 2018年估計
• 總計
2.949萬億美元
• 人均
4,510美元
人類發展指數  0.669b(2013年)
貨幣
時區 UTC+06:30 - UTC+08:00東協統一時區
電話區號
網際網路頂級域
  1. 地址:Jalan Sisingamangaraja No.70A, South Jakarta[5]
  2. 使用成員國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數據計算。
  1. 若視作以單一實體而言。
  2. Selected key basic ASEAN indicators
  3. (人口)年均增長1.6%
「東南亞國家協會」的各地常用別名
中國大陸 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
臺灣 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
港澳 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
新加坡 亞細安組織(亞細安)
馬來西亞 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
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
東南亞國家合作機構(東合)[6]
雅加達東協秘書處的各成員國國旗

東南亞國家協會(英語: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新加坡作亞細安組織,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作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南亞國協、東協(英文縮寫ASEAN,新加坡作亞細安,中國大陸、香港、馬來西亞作東盟),是集合東南亞區域國家的一個政府性國際組織

東協成立初期,基於冷戰背景立場反共,主要任務之一為防止區域內共產主義勢力擴張,合作側重在軍事安全與政治中立。冷戰結束後東南亞各國政經情勢趨穩,並接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寮人民民主共和國加入。

成員國

東協目前共有10個正式的成員國,另外還有一個候選國和一個觀察國:

歷史

1961年7月31日,泰國馬來亞[a]菲律賓成立「東南亞聯盟」(ASA)。 1963年,馬來西亞菲律賓因為領土問題斷交。1965年8月,馬來西亞新加坡分治,聯盟由此陷於癱瘓。 1967年8月6日,立場反共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五國外長在曼谷舉行會議,於8月8日發表了《東協宣言》,正式宣告東協恢復運作並更名為「東南亞國家協會」。 1976年,在峇里島舉行的東南亞國家協會第一次首腦會議簽署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和《東協協調一致宣言》,也就是《峇里第一協約》,確定了東協的宗旨和原則,成為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1977年8月,第二次東協首腦會議在吉隆坡舉行。[9] 1984年1月8日,汶萊獨立後加入東協,至此,東協有6個成員國。由於後來其他東南亞4個國家加入東協,這6個成員稱為原東協成員,或東協老成員。 1995年7月28日,越南加入。 1997年7月23日,寮國緬甸加入。 1999年4月30日,柬埔寨加入。 2006年7月,東帝汶提出申請加入東協。另巴布亞新幾內亞因領土在東南亞之外被列為東協觀察員。 2007年8月8日,為慶祝東協成立40週年,特定當天為東協日。11月20日,東協十國元首在新加坡簽署《東協憲章》。 2009年4月11日,芭堤雅東協會議成員所下榻兩間酒店遭親塔克辛艾比希紅衫軍群眾嚴重干擾而腰斬。 2010年,與中國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形成「東協加一」規模為全球人囗數最多,開發中國家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2012年11月18日,東協十國簽署了象徵人權領域合作成果的《東協人權宣言》。《宣言》旨在保障本區域人民的人權,以作為未來人權合作的基本框架。[10] 2015年11月22日,東協十國於馬來西亞召開的第二十七屆高峰會簽署共同聲明,成立東南亞經濟共同體(AEC)。共同體將於同年12月31日正式上路。[11]

東協會議

正式會議

東協成員國
人類發展指數
[12]:22–24
主權國家 人類發展指數 (2018)
 新加坡 0.935 (最高) 非常高
 汶萊 0.845 非常高
 馬來西亞 0.804 非常高
 泰國 0.765
Flag of ASEAN.svg 東協 0.723 (中等)
 菲律賓 0.712
 印尼 0.707
 越南 0.693 中等
 寮國 0.604 中等
 緬甸 0.584 中等
 柬埔寨 0.581 (最低) 中等
官方語言(按使用者百分比)
語言 母語 總共
馬來 11% 43%
越南 11% 14%
緬甸 5% 7%
他加祿 4% 12%
/依善 4% 11%
泰語 4% 10%
高棉 2% 2%
華語 <1% 1%
坦米爾 <1% <1%
英語 <1% 不明
東協正式會議
日期 國家 城市/地點 主持
1 1976年2月23-24日  印尼 峇里 蘇哈托
2 1977年8月4-5日  馬來西亞 吉隆坡 胡先翁
3 1987年12月14-15日  菲律賓 馬尼拉 柯拉蓉·阿基諾
4 1992年1月27-29日  新加坡 新加坡 吳作棟
5 1995年12月14-15日  泰國 曼谷 班漢·西巴阿差
6 1998年12月15-16日  越南 河內 黎可漂
7 2001年11月5-6日  汶萊 斯里巴卡旺 哈山納·包奇亞
8 2002年11月4-5日  柬埔寨 金邊 洪森
9 2003年10月7-8日  印尼 峇里 梅嘉娃蒂
10 2004年11月29-30日  寮國 永珍 坎代·西潘敦
11 2005年12月12-14日  馬來西亞 吉隆坡 阿布都拉·巴達威
12 2007年1月11-14日1  菲律賓2 曼達維市 格洛麗亞
13 2007年11月18-22日  新加坡 新加坡 李顯龍
143 2009年2月27日-3月1日
2009年4月10-11日
 泰國 清邁華欣
芭達雅
阿披實·威差奇瓦
15 2009年10月23日  泰國 清邁華欣 阿披實·威差奇瓦
16 2010年4月8-9日  越南 河內 阮晉勇
17 2010年10月28-31日  越南 河內 阮晉勇
184 2011年5月7-8日  印尼 雅加達 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
194 2011年10月21-23日  印尼 峇里 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
20 2012年4月3-4日  柬埔寨 金邊 洪森
21 2012年11月17-20日  柬埔寨 金邊 洪森
22 2013年4月24-25日  汶萊 斯里巴卡旺 哈山納·包奇亞
23 2013年10月9日  汶萊 斯里巴卡旺 哈山納·包奇亞
24 2014年5月10-13日  緬甸 奈比多 登盛
25 2014年11月10-12日  緬甸 奈比多 登盛
26 2015年4月26-27日  馬來西亞 吉隆坡蘭卡威 納吉·阿都·拉薩
27 2015年11月18-22日  馬來西亞 吉隆坡 納吉·阿都·拉薩
28 2016年9月6-8日  寮國 永珍 通倫·西蘇里
29 2016年9月6-8日  寮國 永珍 通倫·西蘇里
30 2017年4月28-29日  菲律賓 帕賽市 杜特蒂
31 2017年11月10-14日  菲律賓 帕賽市 杜特蒂
32 2018年4月25-28日  新加坡 新加坡 李顯龍
33 2018年11月11-15日  新加坡 新加坡 李顯龍
34 2019年6月20-23日  泰國 曼谷 巴育
35 2019年11月1-4日  泰國 曼谷 巴育
365 2020年6月26日  越南 河內 阮春福
375 2020年11月11日  越南 河內 阮春福
38 2021年4月  汶萊 斯里巴卡旺 哈山納·包奇亞
39 2021年10月  汶萊 斯里巴卡旺 哈山納·包奇亞
1 原訂於2006年12月10-14日舉行,後因颱風尤特而推遲。
2 由於緬甸受美國及歐盟巨大壓力而退出,改由菲律賓主辦會議
3 會議由兩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由原訂2008年12月12-17日改期,因為2008年泰國政治危機
第二部分在4月11日取消,因為有示威者進入會場。
4 由於 印尼2013年要主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以及有可能主辦二十國集團會議,儘管最終落入俄羅斯), 印尼透過與 汶萊對調年份,連續主辦兩次。
5 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一度推遲並最終改為視訊會議。

區域論壇

主條目:東協地區論壇

東協區域論壇(英文:ASEAN Regional Forum,簡稱ARF)是亞太地區正式的,官方的,多邊的對話。截至2007年7月,它包括二十七名參加者。 ARF的目標是促進對話和磋商,並促進該地區的建立信任和預防性外交。[13] ARF第一次在1994年舉行會議。ARF目前的參與者是:所有東協成員國,澳大利亞,孟加拉國,加拿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歐盟,印度,日本,朝鮮,韓國,蒙古,紐西蘭,巴基斯坦,巴布亞新幾內亞,俄羅斯,東帝汶,美國和斯里蘭卡。[14]

東協十加三

東協成立之初,視正處於「文革」浪潮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產主義擴展的嚴重威脅,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視東協為反共集團[15][16][17],但在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正式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中美關係正常化後,東協各成員國亦開始陸續追隨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解除對華貿易禁令。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96年成為東協全面對話夥伴,與日本韓國和一樣透過「東協十加三會議」與東協成員國進行共同協商。

東亞自由貿易區

2004年11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協在寮國首都永珍簽署「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朝推動成立自由貿易協議區(東協十加一)的方向推進。為達到2010年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物流零關稅的目標,雙方決定自2005年開始,針對部分貨品開始協商免稅,再逐漸擴大到2010年時達到全面免稅的目標。另一方面,日本韓國也宣布將自2005年開始,與東協十國協商自由貿易區談判,以作為成立東協自由貿易區(十加三)的起步。

體育

東南亞運動會

東南亞運動會是一項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大型綜合性地區體育賽事,參賽的國家包括了東南亞地區的11個國家,賽事由國際奧委會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監督的東南亞運動會聯盟管理。東南亞運動會目前已具有相當規模,對整個東南亞地區體育運動的開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東南亞足球錦標賽

東南亞足球錦標賽是每兩年舉辦一次的東南亞地區足球錦標賽,由東協足球協會主辦,參賽國來自東南亞地區,首屆賽事於1996年舉行,當時獲得啤酒品牌虎牌啤酒的贊助,因此賽事被冠名為虎牌杯,直至2006年起賽事更名為東南亞足球錦標賽。

成效與局限

至20世紀末,東協在地區經濟合作方面成效不算明顯,因為各成員國主要關心對自己國家有利的經濟計劃,對本國無利益的計畫都不大關心,事實上,東協部份成員國財富差距甚大(例如新加坡汶萊寮國緬甸柬埔寨的經濟狀況各走極端),因而難以制訂一個能顧全全部成員國的經濟合作計畫。

此外,東協規條規定不干涉成員國內政,1990年緬甸軍政府不承認選舉落敗的結果,更軟禁了翁山蘇姬,但是緬甸仍可於1997年加入東協。

東協在維護東南亞地區和平方面取得較大成效,早在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時,東協五個始創成員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已不定時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最終更成功使越南於1989年從柬埔寨撤兵。

1984年1月1日,汶萊獨立,1月7日加入東協,成為東協第六個成員國,六國於1986年合作,舉辦東協旅遊年,推廣東南亞旅遊業,其後合作增大,容納過往關係疏離的成員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甚至是曾經敵對的越南,至今除東帝汶外,所有東南亞國家已經加入東協,東協也不再滿足於區域合作,找尋新的合作夥伴,例如印度中國日本韓國美國歐盟等,東南亞國家的國際地位也大幅提高,此為東協的成效。

注釋

  1. ^ 馬來亞馬來西亞的前身,不包括新加坡砂拉越沙巴,馬來西亞在1963年9月16日才成立。後1965年8月9日,馬來西亞國會以126票贊成、0票反對,同意將新加坡驅逐出聯邦。新加坡因此被迫獨立。

參見

參考資料

  1. ^ Aseanweb – Asean Motto. Asean.org. [8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7月28日). 
  2. ^ ASEANWEB - ASEAN Anthem. [2012-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2). 
  3. ^ The ASEAN Charter (PDF). ASEAN: 29. 2007-11-20 [2016-06-2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4-20). 
  4. ^ IMF DataMapper. Imf.org. 4 December 1999 [8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7月23日). 
  5. ^ ASEAN Centres & Facilities. ASEAN.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16 Sep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06). 
  6. ^ 楊欣儒:東盟、東協、東合、亞細安. 中國報. 2018-07-13 [2021-09-19]. 
  7. ^ 東協峰會月底在泰召開. [2009-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5). 
  8. ^ 東協發展簡介. [8 August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11). 
  9. ^ 陸偉:「當代亞洲地區國家政治與經濟」,Dangdai Yazhoudiqu Guojiazhengzhi Yu Jingji,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12,p.227
  10. ^ 亚细安签署《人权宣言》. 聯合早報. 2012-11-19. 
  11. ^ 存档副本.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22). 
  12. ^ Global 2018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Overview - English (PDF).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UNDP). 2017: 22–24 [15 September 20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7-03-22). 
  13. ^ About U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SEAN Regional Forum official website. Retrieved 12 June 2006.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4. ^ ASEAN Regional Forum (ARF).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Government of Australia. [12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2月27日). 
  15. ^ 「中國大陸-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政治經濟分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
  16. ^ 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協15年不僅是消除敵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
  17. ^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關係研究 區域安全系列分析之二:從對立到協作的發展路徑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