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站
![]() | |||||
其他名稱 | 新上海站、上海新客站 | ||||
位置 | 上海市靜安區秣陵路100號 | ||||
地理坐標 | 31°15′5.96″N 121°27′4.07″E / 31.2516556°N 121.4511306°E | ||||
車站類別 | 客運站 | ||||
管轄機構 | 上海局集團直屬 | ||||
途經路線 |
京滬鐵路、滬昆鐵路、 滬寧高速鐵路 |
||||
轉乘交通 |
上海地鐵上海火車站站![]() |
||||
月台 | 總共7個 , 側式月台1個, 島式月台6個, 月台面13個 | ||||
股道 | 總共15條, 到發線13條 | ||||
其他資訊 | |||||
車站編號 | 30671[2] | ||||
電報碼 | SHH[3][4] | ||||
拼音碼 | SHA | ||||
車站等級 | 特等站 | ||||
歷史 | |||||
啟用日期 | 1913年(麥根路) 1987年12月28日(新客站) |
||||
舊稱 | 麥根路貨站(1913年—1953年) 上海東站(1953年—1987年) |
||||
| |||||
|
上海陸路(鐵路)口岸 | |
---|---|
國家(地區) |
![]() |
位置 | 上海市靜安區 |
類型 | 國家一類鐵路口岸 |
出入境 管理機關 |
上海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 上海鐵路出入境邊防檢查站 |
海關 | 上海海關 |
開通日期 | 2009年11月 |
統計數據(2016[5]年) | |
客流量 | 10萬人 |
交通工具 | 362車次 |
上海站(票面車站代碼為滬A),位於上海市靜安區秣陵路100號,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轄下的特等站,京滬鐵路、滬昆鐵路和滬寧高速鐵路位於上海市的始發終到站。原址位於天目東路寶山路口,今上海鐵路客技站。1987年,遷至原上海東站站址建成現新站房,因此上海市民通常稱為「新客站」。目前,上海站與上海南站、上海虹橋站是上海市鐵路客運的主要樞紐站。
歷史
初建


1896年,時任兩江總督署理南洋大臣張之洞奏請修建經吳淞至江寧府(今南京)的鐵路線[6]。先期修建淞滬鐵路,於1897年動工,次年完成。1905年,滬寧鐵路開始動工興建[7]。1906年,上海至無錫段竣工試運轉,次年無錫至常州段完成,1908年,滬寧鐵路全線通車。這一時期,滬寧鐵路上海車站設置於恆豐路附近,即今上海站址[8]。由於該站為滬寧鐵路全線最東站,故而名為東站。但東站此時距離租界核心地區仍相對較遠,適逢淞滬鐵路與滬寧鐵路並軌,隨決意向東延伸,最終確定在毗鄰公共租界北區的寶山路天目路附近興建新的站房,即滬寧鐵路上海站,因位於上海市區北側,故又稱為上海北站。1913年,宋教仁預備由此乘車北上組建國會,但最後遭到刺殺,最終在滬寧鐵路醫院逝世[9]。
1909年,滬寧線總管理處填沒該處蘆葦盪後建成高四層的西式洋房[10]。站房設計採用英籍工程師西排立的設計圖紙,造價總計329,440元銀元。大樓一層外牆採用花崗岩修建,二層起及以上採用大理石廊柱與拱形門窗的式樣,內設房間76間。另外在大樓底層另建6間大型平房,與底層相連,構成候車區域和郵政、售票的服務性區域。大樓二層及以上則作為滬寧線總管理處的辦公用房[11]。
1913年,由英商修建的、位於現上海站站址的麥根路貨站(英語:Markham Road Goods Station[12])建成投用[13],車站以通往租界的必經之路——麥根路(現石門二路北段)命名。1921年車站附近建成,最初名為金陵路,後由於車站方面以「靠近車站」為由更名為麥根路,使得上海出現了兩條互不連接的「麥根路」。貨站旁的麥根路於1947年更名為秣陵路至今[14]。
北站時期

由於滬寧線與滬杭甬鐵路分別建成,並各屬不同的公司管理,而其車站也位於上海市區的南北兩側,因此對於旅客的轉乘和貨物運輸十分不利。因此,自1911年起,兩個鐵路局便開始籌劃並軌方案。1915年3月動土施工,1916年12月正式通車[15]。此後滬寧鐵路上海站也開始增開南向火車。滬寧鐵路上海站成為兩路總站,並正式更名上海北站。而滬杭鐵路上海站則更名為上海南站[16]。
1932年,一·二八事變發生,因上海北站位於租界以外,並臨近閘北戰場,因此遭到破壞,四層樓房毀於戰火。1933年5月起,上海北站進行修復,對於底層得到恢復,二層中間部分也得到重建,同時興建左右候車室、行李房等設施[17]。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上海北站再度淪為戰區並遭到日軍戰機轟炸。8月28日14時,日軍出動多架次戰機,對上海南站實施轟炸,樓房及附屬設施完全被毀,同時炸死炸傷旅客數百人,南站鐵路運輸完全中斷[18]。11月12日,隨著上海除租界外全境淪陷,日軍開始拆除上海南站及其附近長約1.5公里鐵路。同時修復上海北站,並更名為「上海驛」,從此上海所有旅客運輸全部歸於上海北站。
1945年,京滬區鐵路管理局接管上海北站,並於次年開始進行車站的修復和擴建。經此次修復,站內月台延長至360米,拓寬月台達2787平方米,興建兩座候車室。1947年4月,上海北站升格為上海總站。
1950年3月,上海鐵路局恢復上海北站名稱。同年8月1日,經由鐵道部批准,上海北站更名為上海站,並核定為特等車站,原由上海總站管轄的麥根路站也獨立經營,1953年1月改稱上海東站[13]。1960年,上海鐵路地區樞紐方案開始實行,上海站的貨運移至東站,成為專營的客運車站。1961年,原貨運倉庫進行改造,建成1041平方米的候車室和行李倉庫。同時延長貨運月台,改建成旅客月台,並將貨物線改建成客車到發線,形成南北兩區,共計11股旅客到發線,候車室達3985平方米,車站到發29對。至1987年,新客站啟用前,年運送旅客3900多萬人次[19]。
新客站時期
籌建
上海站雖數經改建、擴建,終因受地理環境限制,站場和設備無法得到很大改善,難以應付快速增長的客流。因此1981年3月,鐵道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向國務院提交籌建新站的報告,提出在上海東站的原址的基礎上,建設一座擁有2萬平方米的主樓、3.7萬平方米的廣場,日到發能力達72次的新上海站。根據這一方案,新建成的上海站,將配有7座月台,到發線12股,並同時具有商業、市政等多項配套。同年6月19日,國務院批覆該計劃,同意新站址和建設規模,並且其主要建設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統一領導。
1983年9月8日,上海市府、鐵道部因方案產生變化因此向國家計委提交了名為《關於重新報送上海鐵路新客站設計任務書的報告》的新方案,相對原計劃,新計劃有了新的修改和擴充。主要方面有:上海站站廳的容納人數擴大到1萬人,站廳面積擴建到3.3萬平方米;疏通上海站周邊道路,建造大統路非機動車交流道,建造恆豐北路交流道[20];明確自批准後6個月內動工,1987年前完成一期工程,1988年前完成二期工程;確定工程總投資為26,736萬元人民幣。
1984年4月11日,國家計委署名的《關於重新審批上海鐵路新客站設計任務書和初步設計的復函》。1984年9月20日,新客站工程開工[21]。
建造
1981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獲國務院的批文後,即成立上海鐵路新客站工程指揮部。1983年10月,市政府調整指揮部成員,由上海鐵路局、閘北區人民政府和建工局總計4人擔任指揮部的指揮和副指揮,並常駐工地。1984年9月,上海市府確定工程指揮部是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全面負責車站施工[21]。
1986年,上海市府成立上海鐵路新客站工程領導小組,由時任市長的江澤民擔任組長,至新客站建成領導小組多次召集會議並進入工地監督工程進展[21]。而為工程施工的前期動遷工作也在1984年5月展開,這次動遷採取原拆原還的辦法,先將工程施工區域內的民戶和單位共7600多戶遷往他處。工程將會配套興建提供拆遷居民回遷的公寓住房。至1986年6月,動遷工作基本完成[21]。
在不影響上海站日常營運的情況下,1982年4月1日,上海東站停止辦理貨運業務,但其他例如列車通過、車底存放、調車、單機通過等業務仍照常辦理。1984年9月29日,工程打樁正式開工。至1986年4月24日,工程完成第一階段施工,主要為南半區的施工。通過這19個月的興建,新客站的南部的大廳和高架站房的土建基本完成。進出上海站的列車改由南半區的高架候車廳下通過,為北區施工提供空間[21]。1986年4月25日至1987年6月25日,工程進入第二階段,這一階段主要開始北半區的工程,包括拆除原東站列車線及附屬設施,同時興建北半區的停車線和機走線,並完成北半區的站廳和高架候車廳。1987年6月26日開始,工程進入最後的第三階段。這一階段目的是完成南北候車室的合龍並進入內部裝修的階段[21]。
而外圍的配套設施方面,第二階段工程結束的那天,大統路交流道建成通車。當年10月1日,恆豐路交流道也宣告竣工。此外,新客站南北廣場、通道、站內基礎設施的安裝調試都在1987年12月25日前完工。1987年10月,新客站站內裝修提前完成。恆豐路、天目西路的拓寬、恆豐路橋改建以及軌道交通一號線的預留月台和折返線、郵電大樓均在同一時期完工使用。1987年12月27日,新客站第三階段工程完工。至此工程共耗資4.05億元人民幣[21]。
1987年12月27日晚,位於寶山路的上海站開出最後一班列車後關閉,次日,上海站新站房啟用,完成車站功能交接。隨後,老北站改建成為上海鐵路客車技術整備站,主要用作客車整備。為區別以前的老火車站,新建的上海站一般被稱為「新客站」。
改造
由於新客站投入營運後管理不善、加上客流不斷增長,導致車站環境日益惡化:站房底層長期被商鋪和臨時售票處占據、候車區域亦常常人潮洶湧。因此車站於1999年提出了南站房外立面改造方案,乙方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在經過實地考察後,決定在南站房外立面覆蓋玻璃幕牆的同時還將南外牆向南移動14米[22]。改造工程自2000年7月4日開始,同年國慶節(10月1日)前夕完工[23][24]。
2010年,為迎接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召開,上海站進行大規模整修翻新[25]。時至今日,上海站仍然是上海市鐵路客運的主要轉運站之一,並有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3號線和4號線交匯於此。首先進行了高月台改造;其次從2009年6月起,車站開始了新建無柱雨棚和北廣場的擴建工程。改造後北站房向東西兩側各延伸了60米,向北延伸25米,其面積由原先的1000平方米擴大到15560平方米,足足擴大了15倍並覆蓋玻璃幕牆;同時原先的藍色頂棚雙月台柱雨棚被橫跨站場的白色無月台柱雨棚替代[26][27]。全部工程於2010年春運前完工[24]。
世博會結束後,車站又耗時3年將站房候車室和月台共880盞照明燈更換為能耗更低、亮度更佳的金鹵燈。2015年車站改造候車區域設施,安裝免費手機充電站和便民餐桌;2016年又對重點旅客候車區進行了改造[24]。
車站結構
站房


上海站南站房於1987年投入使用,當時寬156米、深30米、高12米[28]:213,2000年向南14米擴容2300平方米並新覆蓋玻璃幕牆。南站房外立面被長155米、高22.5米、柱距12米的鋼結構玻璃幕牆覆蓋[22]。北站房於2010年投用,面積15560平方米[27]。
內部
上海站的站廳設計,採用由華東建築設計院提出的「南北開口、高進低出、跨線候車」的方案。進入車站可以經由南北兩個進站口進入,同時進站口以東另專設VIP候車入口,直通VIP候車室[29]。而下車旅客,可通過人行地下道,經由東南、西南、北出口共計三個出口快速出站。此外,80%的候車室位於月台上空高架候車室。乘客經由南北進站口進入後,通過電扶梯運送至二層中央走廊。中央走廊左右各分布5間候車室,旅客根據各候車室外電子屏顯指示,進入相關候車大廳。左右兩側候車廳外側再通過左右高架通道與各月台相連,縮短旅客上車時間[21],該結構迄今被眾多中國大陸的大型車站採用[30]。
底層站廳則主要以團體候車室、軟席候車室、進站大廳為主。2003年,港澳自由行開通後,為加快滬港直通車的運轉時間,上海海關和中國邊檢站廳底層的第一候車室旁邊設置進出境口岸,並由專門通道進入聯檢大廳[31]。2016年1月30日,上海鐵路口岸開放外國人過境144小時免簽政策,持有有效的國際旅行證件和144小時內確定日期、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聯程客票的過境旅客即可享受過境免簽政策。免簽期間活動範圍限於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內[32]。
上海站共有5個售票大廳[24]。為避免購票人群與進出站人群的對沖,上海站在主站廳外東南側,即秣陵路梅園路路口處設有聯合售票大廳,整座大廳共設有40餘個窗口。長三角動車組開行以後,上海站又增設自動售票大廳於東南出口東側,以減少聯合售票大廳的購票壓力。2010年啟用的新北站房售票處設有售票窗口10個,自動售取票機14個[27]。
站線布置
上海站共設有15股行車線,包括13條到發線和2條機走線。站場西側咽喉為列車進出站使用,東側咽喉連接上海機務段和寶山路客技站[33]。上海站月台為島式側式混合月台,每座月台長500米,包括1座側試月台和6座島式月台,編號1-13。每座月台和南北站房間設有2座寬9米的出站地道和一座寬5.2米的行包地道連接[24][28]:213。
月台上方被高架候車室和無廊柱式雨棚覆蓋。無柱雨棚採用「三跨一懸挑」形式,總寬達135.15米,最高達18米,覆蓋面積53145平方米[27]。
上海站結構如下圖:
地上二樓 | 高架候車室 | 南進站口;3、4號(商務座)候車室 |
5、6號候車室 | ||
7、8號候車室 | ||
9、10號(軍人)候車室 | ||
北進站口;11、12號候車室 | ||
地上一樓 | 聯外區域 | 站前廣場、公車站 |
進站區域 (南、北) |
自助售票處、進站口、第2候車室(重點旅客) | |
第1候車室(滬九直通車專用)、中國海關、中國邊檢 | ||
|
||
1月台 | 到發線 | |
2月台 | 到發線 | |
|
||
3月台 | 到發線 | |
機走線 | ||
4月台 | 到發線 | |
|
||
5月台 | 到發線 | |
6月台 | 到發線 | |
|
||
7月台 | 到發線 | |
8月台 | 到發線 | |
|
||
9月台 | 到發線 | |
機走線 | ||
10月台 | 到發線 | |
|
||
11月台 | 到發線 | |
12月台 | 到發線 | |
|
||
13月台 | 到發線 | |
3、4號線 上海火車站 |
3號線、4號線列車往寶山路站(江楊北路、內圈方向) | |
|
||
3號線、4號線列車往中潭路站(上海南站、外圈方向) | ||
地下一層 | 聯外區 | 東南出口、一號線上海火車站進站口及轉乘通道 |
西南出口 | ||
東、西出站地道 | ||
西北出口 | ||
地下二層 |
1號線 上海火車站 |
一號線富錦路站方向 |
|
||
一號線莘莊站方向 |
上海站南廣場
現在,上海站南廣場集合了公車、出租、軌交為主的公共運輸,與鐵路南進站口和東南、西南出口相連。上海站進站口正前方地下為計程車停靠站。停靠站分為兩個部分,以適應自長安路、秣陵路和梅園路兩個方向駛入和駛出的計程車輛[34]。乘客可以從上海站進站口正前方的入口乘坐電扶梯進入停靠站點。
1995年,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建成通車,上海站成為1號線起訖點站。儘管之後1號線延伸至共富新村站、富錦路站,但上海站因為巨大客流,仍舊承擔了大部分列車的起點運輸,並且憑籍上海公共運輸卡可以30分鐘內轉乘北廣場的3、4號線[35]。此外,上海站南廣場上也是一些公車路線的起訖點站。此外,在南廣場外側的天目西路和大統路附近,設有以上海火車站命名的公車站點,成為途徑公車的上下客車站。
上海站北廣場

上海站北廣場與鐵路北進站口、西北出口相連,自建成以後,也是長途客運、出租、軌交、公車等交通轉乘地點。2000年12月,上海軌道交通3號線開通,其中途徑上海站,並設有上海火車站站的上下客站。其主要進出口設在北廣場,並通過地下過道與南廣場相連。2005年12月,4號線營運後,與3號線共線營運,其中包括上海火車站站。2005年11月,位於上海站西北側的上海長途客運總站投入營運。北廣場成為客運和列車的主要轉乘場所。2009年起,為適應上海世界博覽會召開,而導致鐵路運輸的客流激增。北廣場開始進行大規模改造。2010年5月29日,北廣場轉運站建成啟用[36]。
2017年1月18日地鐵上海火車站站3、4號線西站廳啟用。西站廳位於北廣場東部地下一層,從鐵路上海站西北出口可直達上海長途客運總站地下售票窗口、地鐵上海火車站站3、4號線西站廳、地下車庫和計程車點[37]。
旅客列車目的地
目前上海站所有列車均為始發列車,並以南京方向為主。在春運,節假日期間還會加開前往阜陽、徐州、河南方向的臨時旅客列車。
動車組列車
上海站始發終到的動車組列車多以在滬寧高鐵運轉的高速動車組列車(G字頭列車)為主,也有在京滬既有線運轉的,往北京、北京南、西安北、深圳北的臥鋪動車組列車。在經京滬高速線列車方面,上海站有開行往青島北、淮北方向的高速動車組列車。2018年4月10日起,兩對原先在上海虹橋站到發的京滬高速動車組列車改由上海站始發終到[38]。
2020年7月1日起,上海站開始開行經由滬蘇通鐵路的城際動車組列車和跨線動車組列車。2020年12月11日起,上海站開始開行由連鎮客運專線運轉的跨線動車組列車。
列車所屬路局 | 車次 | 目的地 |
---|---|---|
G14、G16、G26 | 北京南 | |
G266 | 天津西 | |
D702 | 北京 | |
G2784 | 深圳北 | |
D2922 | 淄博北 | |
G2、G128、D710 | 北京南 | |
G222、D2906 | 青島北 | |
G1468 | 南昌西 | |
G2616 | 鄭州東 | |
G2788 | 深圳 | |
經滬寧城際:大站停站車:G7002、G7004、G7006、G7008、G7010、 G7012、G7014、G7016、G7018、G7020、 G7022、G7024、G7026、G7028、 普通停站車:G7032、G7034(逢周五、日中止營運)、G7036(逢周五、日中止營運)、G7040、G7042、 G7046、G7048、G7050、G7052、G7054、 G7056、G7062、G7062、G7066、G7070、 G7098 經滬蘇通鐵路:C3852、C3856、C3860、C3864、C3868、C3872 |
南京 | |
G7030、G7068、G7070 | 南京南 | |
G7060、G7072、G7082、G7086、G7088、G7272 | 安慶 | |
G7076 | 潛山 | |
G7092 | 太湖南 | |
G7202、G7204、G7210(非每日開) | 無錫 | |
G7206、G7210、G7214、G7800 | 蘇州 | |
G7212 | 常州 | |
G7218、G7226、G7286 | 蕪湖 | |
G7222、G7256 | 合肥 | |
G7232、G7244、G7248、G7252、G7260、G7264 | 合肥南 | |
G7240 | 六安 | |
G7268 | 淮南南 | |
G7276 | 阜陽西 | |
G7280 | 揚州東 | |
G7282 | 宣城 | |
經京滬高鐵、鄭徐客專、淮蕭聯絡線:G7292、G7296 經滬寧城際、連鎮客專、徐淮客專、鄭徐客專、淮蕭聯絡線:G8270 |
淮北 | |
經京滬高鐵:G7290、G7300 經連鎮客專:G8272、G8274、G8278、D5664 經鹽通高鐵:G8292、C3884、C3886 |
徐州東 | |
G7317、G7319 | 黃山北 | |
G7359 | 杭州 | |
G7784 | 宣城 | |
經滬寧城際、連鎮客專:G8252、G8256、G8258、G8260、G8262、G8264、G8266 經滬蘇通鐵路、鹽通高鐵:G8282、G8284、C3896 |
連雲港 | |
G8254 | 贛榆 | |
G8264 | 宿遷 | |
G8268、G8290、C3892 | 淮安東 | |
經滬蘇通鐵路、鹽通高鐵:G8288、C3882 經滬寧城際、連鎮客專、徐鹽客專:G7286、G8294 |
鹽城 | |
C462、C466 | 啟東 | |
C3802、C3810、C3818 | 南通 | |
C3892 | 揚州 | |
C3894 | 泰州 | |
D306 | 西安北 | |
D310 | 蘭州西 | |
D316 | 大同南 | |
D706 | 北京 | |
D913(非每日開) | 東莞南 | |
D952 | 成都東 | |
D956 | 重慶北 |
普速列車



列車所屬路局 | 車次 | 目的地 |
---|---|---|
T110 | 北京 | |
K234 | 石家莊 | |
K282、K290、K1156 | 成都 | |
Z172 | 哈爾濱西 | |
Z268 | 呼和浩特 | |
Z216、T116 | 蘭州 | |
K360 | 銀川 | |
K1556 | 南寧 | |
Z99(因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暫時中止營運) |
廣州東 香港紅磡(隔日開行) |
|
Z164 | 拉薩(值乘至西寧) | |
K850 | 平頂山 | |
K1048[註 1] | 漯河 | |
K8362、K8482[註 1] | 阜陽 | |
K8366 | 亳州 | |
K8432[註 2] | 徐州 | |
1462 | 北京 | |
T132 | 大連 | |
K188 | 瀋陽北 | |
K516 | 吉林 | |
1228 | 阜新南 | |
Z196、K372 | 太原 | |
Z40、Z304 | 烏魯木齊 | |
K464 | 平頂山 | |
K1506 | 周口 | |
Z92、Z252 | 西安 | |
K560 | 延安 | |
Z376、K2186 | 西寧 | |
K152[註 3] | 鄭州 | |
K1102[註 3] | 安陽 | |
K738 | 洛陽 |
下轄車站
上海直屬站是上海局集團的直屬車站之一,管轄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橋站三個大型客運車站及上海西、南翔北、安亭北三個滬寧城際鐵路小站和寶山路客技站、光新路站存車場2個技術作業場[39][28]:211;2020年新增管轄滬蘇通鐵路安亭西站[40]。原先上海直屬站還曾管轄上海南動車所和虹橋動車所,2013年6月被劃至新成立的上海動車段[41]。
爭議
治安
上海站南北廣場有各種來歷不明的人員的聚集地,其中以售賣發票人員最為出名。這些人員既有來自上海,亦有來自外地[42]。他們通過售賣高仿發票,為來滬出差人員提供報銷憑證,以供這些購買者逃稅、行賄、受賄或者欺騙雇主[43]。從地鐵上海火車站站出口到上海站進站口各種人員不絕於耳的發票叫賣聲成為了許多外地來滬人員對於上海的第一印象[44],紐約時報稱這個現象是中國龐大地下經濟的一個縮影[45]。這些假發票使得許多企業蒙受巨大損失,同時售賣者不絕於耳的叫賣聲使得許多本地市民認為影響了上海的形象[44]。這種現象從2001年開始出現,儘管治安部門對此進行了多次打擊,但因為這些人員流動性大,偽裝隱蔽,且許多人叫賣時身上並未攜帶發票使得打擊成果收效甚微[46]。
配套交通
上海站地區可以轉乘出租、公車、軌交、公路客運等多種交通工具往來市區、郊區和上海埠外。目前,上海站的配套交通設施主要以南北兩個廣場為中心分布。南廣場通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上海火車站站,北廣場通3號線和4號線的上海火車站站。
地鐵
上海火車站站位於南廣場地底及北廣場地面。為1號線的地下島式車站及3號線和4號線的地面島式車站。1號線站廳位於南廣場,鐵路上海站東南出口設有通往1號線站廳的快速進站口,乘客在經過鐵路出站閘機後無需再次安檢,可直接購買地鐵車票並進站[47][48]。
3號線、4號線車站位於鐵路站場的東北側,路軌平行於京滬鐵路。在站廳西側設有未編號的入口與上海站西北出口、上海長途客運總站連接;東側設有一個未編號的出站通道[49]。
公車路線


站名 | 路線 |
---|---|
上海火車站(北廣場,始發) | 106、115、117、305、306、310、817、823、912、942、962、新川專線 |
上海火車站(南廣場,始發) | 64、95、95區間、104、109、113、234、301、302、308、315、322、324、328、329、802、837、844、927、930、941、隧道三線、隧道夜宵線、機場五線、申川專線、滬唐專線 |
上海火車站(中興路) | 78、140、963 |
上海火車站(共和路民立路) | 573 |
上海火車站(天目中路) | 13、58、63、319、329、332、502、510、948 |
上海火車站(恆豐路) | 41、58、185、234、332、510、741、844、845、955、南新專線、申方專線、新嘉專線、滬唐專線 |
上海火車站(梅園路共和路) | 502、723、 |
上海火車站(民立路) | 510 |
上海火車站(民立路共和路) | 768 |
長途客車
上海長途客運總站位於鐵路上海站北廣場西側,於2005年11月投入使用。該站主要開行往皖南、皖北、蘇北、浙東以及江陰、常熟等鐵路不方便到達和上海周邊地區。
藝術作品
上海站作為上海的鐵路樞紐門戶之一,經常出現於各種與上海有關的各類藝術作品中。茅盾的作品《子夜》和王安憶的作品《本次列車終點站》等都有對於上海站的描寫。[50] 除此之外,電視劇《孽債》和《老房有喜》等影視作品曾在上海站取景。[51][52]
相鄰車站
參見
注釋
參考文獻
- ^ 新浪看點. 看看这些火车站站名都是谁题写的!. [2016年7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年3月29日) (中文(中國大陸)).
-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车站代码(GB/T 10302-2010).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0: 31.
- ^ 鐵道部電子計算技術中心, 鐵道部運輸局. 铁路车站站名代码表:TMIS使用. 北京: 中國鐵道出版社. 1998: 61. ISBN 9787113030995.
- ^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 铁路电报站名略号(2012). 北京: 中國鐵道出版社. 2012: 111. CSBN 15113·3468.
- ^ 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 中國口岸協會. 《中国口岸年鉴2017》. 北京: 中國海關出版社. 2017.12: 201. ISBN 978-7-5175-0240-1.
- ^ 淞沪铁路拆而又建. 上海近代文獻館. 2008-03-30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0) (中文).
- ^ 百年时速:回顾1908年-2008年沪宁铁路通车百年. 龍虎網>新聞中心. 2008-03-30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0) (中文).
- ^ 薛理勇等. 《上海掌故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9: 94. ISBN 978-7-5326-0513-2 (中文).
- ^ 宋教仁北站喋血:革命党人宋教仁被刺案. 鳳凰網讀書.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0) (中文).
- ^ 老北站街道形成与沿革. 家在北站--北站街道官網. 2007-07-09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0) (中文).
- ^ 上海铁路志>>第七篇卫生、房地产、生活服务>>第二章房地产>>第一节房屋建筑. 上海地方志辦公室.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20) (中文).
- ^ Yang Meiping. On the trail of history. Shanghai Daily. 2018-10-15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0).
- ^ 13.0 13.1 第四节 上海东站. 上海地方志辦公室. [2018-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 ^ “麦根”的迷宫. 上觀. 2014-09-24 [2018-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0).
- ^ 上海火车站前世今生. 中國網. 2008-02-29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中文).
- ^ 薛理勇等. 《上海掌故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9: 95. ISBN 978-7-5326-0513-2 (中文).
- ^ 抵达老北站(附图). 上海市檔案信息網. 2008-03-31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6) (中文).
- ^ 《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背后的故事. 上海黃浦區檔案局. [2011-05-15] (中文).[失效連結]
- ^ 上海铁路志>>第一篇铁路建设>>第七章主要车站>>第一节上海北站. 上海地方志辦公室.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7) (中文).
- ^ 上海恒丰北路立交桥的设计与施工. 何灝基. 1987-04 [2011-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0) (中文).
-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上海铁路志>>第一篇铁路建设>>第七章主要车站>>第二节上海新客站. 上海地方志辦公室.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中文).
- ^ 22.0 22.1 汪孝安; 鄭剛; 鄭凌鴻. 铁路上海站今昔. 建築創作. 2004. doi:10.3969/j.issn.1004-8537.2004.04.011.
- ^ 今年国庆节前夕上海新客站将彻底改头换面. 新民晚報 (新浪網). 2000-07-01 [2019-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0).
- ^ 24.0 24.1 24.2 24.3 24.4 上海新客站迎30岁生日:30年客流量翻5倍 老站再起航. 上海觀察 (新浪網). 2017-12-28 [2019-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
- ^ 组图:铁路上海站改造进入尾声. 騰訊新聞. 2010-01-06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3) (中文).
- ^ 上海站站区改造进入冲刺阶段 无柱雨棚给春运一个"亮堂". 新民網. 2010-01-15 [2016-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8).
- ^ 27.0 27.1 27.2 27.3 上海站雨棚改造明春竣工. 騰訊網. 2009-11-17 [2016-03-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09).
- ^ 28.0 28.1 28.2 上海铁路局志. 中國鐵道出版社. 2004. ISBN 9787113053802.
- ^ 上海火车站"软席候车区"缘何设最低消费?. 東方網. 2010-11-08 [2017-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5).
-
^ 圆形火车站重现上海荣光. 新浪財經. 2007-07-16 [2016-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4).
上世紀80年代初,華東建築設計院在上海站設計中首次提出「南北開口、高進低出、跨線候車」的方式,在國內延用至今被證明行之有效。
- ^ 上海海关为沪港列车专设临时口岸. 鳳凰網. 2003-09-27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0) (中文).
- ^ 上海口岸迎来首批144小时过境免签旅客. 新華網. 2016-01-31 [2017-1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31).
- ^ 鐘鳴; 顧保南. 上海火车站与东京火车站列车接发能力比较分析. 交通與運輸(學術版). 2009.
- ^ 上海站南广场开挖地下通道. 東方早報(上海). 2001-03-11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8) (中文).
- ^ 3站点将持交通卡出站换乘 出站换乘间隔暂定30分钟. 東方網. 2008-05-22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4) (中文).
- ^ 上海站北广场实现“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竣工. 中國上海. 2010-05-30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01) (中文).
- ^ 3、4号线上海火车站站西站厅今日投用 将缓解客流紧张. 東方網. 2017-01-18 [2017-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0).
- ^ 中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上海站首开“复兴号”京沪高铁列车. 新華網. 2018-04-10 [2018-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0).
- ^ 上海站概况. 上海鐵路局應屆大學生招聘信息. [2017-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3).
- ^ 铁路明起实施新运行图!上海至南通方向增开动车组列车31趟. 勞動報. 2020-06-30 [2020-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30).
- ^ 上海动车段: 十年精细检修护航动车安全. 搜狐網. 2017-05-08 [2017-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4).
- ^ 火车站附近“发票”叫卖声声. 新浪網. 2008-06-22 [2017-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0).
- ^ 警方严打上海站地区倒卖假发票犯罪. 解放日報. 2001-08-08 [2018-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0).
- ^ 44.0 44.1 劉春霞. 火车站售假發票猖獗 百米道路竟有10余发票黄牛. 青年報 (搜狐網). 2008-09-24.
- ^ 發票里的玄機:中國地下經濟探秘.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3-08-05 [2017-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7).
- ^ 火车站前假发票猖狂. 新聞晚報. 2001-04-19 [2018-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0).
- ^ 方位导航图. 中國核工業第五建設有限公司. [2017-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2).
- ^ 上海火车站地铁通道开门太晚给旅客转乘造成不便.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07-02-15 [2018-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4).
- ^ 3、4号线上海火车站站西站厅启用. 上海地鐵. 2017-01-18 [2017-09-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12).
- ^ 第31节:本次列车终点(王安忆)(1). 騰訊讀書.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7) (中文).
- ^ 《孽债》. 上海電視劇製作中心. [2011-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8) (中文).
- ^ 《老房有喜》第一集. [2011-05-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3) (中文).
外部連結
- @鐵路上海站的新浪微博(使用Mozilla Firefox者需先登入)
- 上海站正晚点信息. SRWS FREE.
- (簡體中文)上海故事:1987年12月28日 上海新客站正式投入營運(視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