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8月13日表彰上海第六人民醫院完成世界首例斷肢再植手術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掛牌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宜山路600號,東院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新城鎮環湖西三路222號。該院創建於1904年,目前為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沿革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前身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1904年建於今武進路85號的西人隔離醫院(今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八一三事變後,該醫院遷入今華東醫院北樓的新址。1943年,汪精衛當局接管醫院,改名長安路隔離醫院。抗日戰爭結束後,改為上海市立療養院;1947年,更名上海市立第六醫院。1949年5月,由上海市軍管會接管,定名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設病床100張。1956年遷北京西路1400弄24號中國內地會總部大樓(今上海市兒童醫院),病床增為400張。1963年1月,陳中偉、錢允慶兩位教授在該院成功實施了世界第一例斷肢再植手術[1],1978年又首創再造手技術。1982年,上海第二醫學院在該院建立醫學系三部,後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市六臨床醫學院。1991年5月遷入宜山路600號,設病床1000張。[2]2000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成立[3]。2002年,掛牌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4]。2005年,上海市金山區中心醫院成為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金山分院[5]。2009年9月,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在滴水湖畔開工建設。2012年10月26日,東院建成並開業試運行[6]。2019年8月中旬,東院在小洋山開辦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小洋山門診部[7]。2021年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福建分院在福建晉江啟用,採取與晉江市醫院合作的方式,力爭在五年內建成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
社會事件
《新冠疫情籠罩下的「丁丁保衛戰」》
2022年3月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上海六院在自媒體發布文章《新冠疫情籠罩下的「丁丁保衛戰」》,講述了其救治了一名長時間陰莖異常勃起的外籍患者的故事。恰逢此波疫情期間,上海發生若干起病人未得到及時救治的事件,文章引起關於對外籍人士「差別對待」、「超公民待遇」問題的討論,部分網民甚至結合此事以「洋莖浜」、「愛丁堡」等別稱揶揄上海。院方事後已把文章刪除。
參考文獻
外部鏈接
| | | | 歷史 | | | 校區 | | | 風貌 景觀 | | | 院系 | | | 附屬 單位 | 附屬醫院 | | | 附屬學校 | - 附屬衛生學校
- 附屬中學
- 附屬第二中學
- 附屬小學(原子弟小學)
- 附屬實驗小學
- 幼兒園
| | | 其他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