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慈醫院 位置 上海市 黃浦區 建成時間 1921年 公布 2004年 編號 4C018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是位於中國 上海市 黃浦區 瑞金二路 197號的一所三級甲等醫院 。
歷史 1949年以前 瑞金醫院原址為廣慈醫院 (法語:Hôpital Sainte Marie ;英語:St. Marie Hospital ;直譯:聖瑪利醫院),由天主教江南傳教區 法籍主教姚宗李 創辦於1903年,1907年建成,位於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1914年劃入上海法租界 ,為當時遠東 地區最大的醫院 。[1] 姚宗李主教委託天主教女修會仁愛會(Sisters of Charity)的法國修女來管理廣慈醫院。初期兼具教會及租界醫院的雙重性質,院內設教堂和神父、教士專用特等病房,也為法軍、公董局職員、安南巡捕、租界囚犯設專用病房。抗日戰爭 勝利後,國民政府 要求教會醫院立案,多名華人先後任院長,實權仍操法人之手。民國24年以後,中國留學生陸續回國,到該院服務,如內科教授鄺安坤 醫師、外科教授徐寶彝醫師、民國35年留學回來的傅培彬、口腔科醫師沈國祚等。[2]
1949年以後 195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 市長陳毅 下令徵用廣慈醫院。1952年改為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醫院。1966年「文革 」開始,改名東方紅醫院 ;1972年,根據醫院門前的街道瑞金二路 改名為瑞金醫院 。[3] 1990年代末,成立上海瑞金醫院集團,相繼開設盧灣分院、閔行醫院、遠洋醫院、瑞金醫院北院和台州中心醫院。[4] 2020年6月28日,瑞金醫院腫瘤(質子)中心啟動試運營,內有固定治療室、180度旋轉治療室以及首台中國產質子治療裝置。[5] [6] 2020年12月11日,瑞金醫院成立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7] 。12月19日,瑞金醫院內的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啟用。[8] 2021年11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瑞金醫院轉化醫學大科學設施成立並啟用全球首家數位化能量代謝監測平台[9] 。
園舍分布 門診大樓 急診大樓 內科病房樓 外科病房樓 9舍病房樓 普通病房綜合大樓 感染科呼吸科病房樓 科技教學樓 行政辦公樓[10] 門診大樓樓層分布 樓層 科室 22F 乳腺疾病診治中心 21F 內分泌病區 20F 血液科日間病房、血液科清潔病房 19F 眼耳鼻喉科病區、眼科病區 18F 上海市血液臨床醫學中心(造血幹細胞移植病房) 17F 生殖中心 16F 透析中心 15F 門診手術室 14F 專家門診、特約專家門診 13F 專家門診、臨床營養科 12F 眼科防保科 11F 口腔耳鼻喉科 10F 口腔中醫(內科/外科/五官科)針灸推拿科 9F 消化內鏡檢查治療(胃鏡、腸鏡) 8F 體檢中心 7F 婦科、產科、孕婦學校、康復科 6F 檢驗科、臨床微生物科、醫院感染控制辦公室 5F 神經內科、呼吸科、內科、臨床心理科、內分泌科、高血壓科、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腎臟科、血液科、神經外科、疼痛門診 4F 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髒外科、骨科、傷科、灼傷科、皮膚科、雷射室 3F 放射科、超聲、乳腺門診 2F 注射科、中西藥房、兒內科、兒外科、便民門診 1F 便民服務、掛號 B1 地下車庫 B2 腫瘤放化療科、動力學室、震波室
醫療服務 門診 內科 外科 醫技 急診 知名專家 血液病專家 內分泌代謝病 醫學病理生理學 知名病例 院內逝世 分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盧灣分院 原名盧灣區中心醫院。2000年7月加盟上海瑞金醫院集團。[11] 上海瑞金醫院集團閔行中心醫院 位於上海市西南地區莘莊鎮 。醫院成立於1969年,2000年8月加入瑞金醫院集團。[12]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北院 位於嘉定區 希望路999號,於2012年啟用。[13]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遠洋分院 成立於1978年,是上海遠洋運輸公司旗下的一家企業醫院,自2007年11月起成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集團旗下的綜合性醫院。[14]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歷史 校區 風貌 景觀
院系 附屬 單位
附屬醫院
附屬學校
附屬衛生學校 附屬中學 附屬第二中學 附屬小學(原子弟小學) 附屬實驗小學 幼兒園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