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鎮

三林鎮
行政建制鎮
楊高南路(高青路、華夏西路方向)
楊高南路(高青路、華夏西路方向)
坐標: 31°08′49″N 121°29′43″E / 31.14684°N 121.49526°E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 浦東新區
建立 1948年
政府駐地 凌兆路585號
村級區劃單位數
政府
 • 鎮長 宋建平
面積
 • 總計 34.19 平方公里(13.20 平方英里)
人口
 • 戶籍人口(2008年) 10.86萬人
時區 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 31 01 15 130
郵政編碼 200124
電話區號 +86 (0)21
網站 三林鎮人民政府信息網

三林鎮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下轄的一個。面積34.1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0.86萬人(2008年)。

歷史

東漢三國前,三林境域是大海。晉朝時逐漸形成陸地。唐代時荒灘上出現田宅,宋代時形成村落。當時三林位於華亭縣東北部。至末,三林屬松江府上海縣,當時南北形成兩大集鎮,分別是三林塘(鎮)和楊思橋(鎮)。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三林塘地區設置三林鄉,楊思橋地區設置楊思鄉。中華民國17年(1928年),三林鄉改為上海縣第四區,楊思鄉由上海縣劃入上海特別市,並成立楊思區公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分別成立三林區人民政府和楊思區楊思鄉人民政府。1951年7月,楊思鎮成立。1956年,成立上海市上海縣三林鄉人民政府和上海市東郊區楊思鎮人民委員會。1958年5月,楊思鎮併入耀華鄉;8月,東郊區改為浦東縣;10月,上海縣三林、陳行兩鄉合併成立和平人民公社;是時楊思與六里和嚴橋同屬於剛成立的浦東縣五一人民公社。1959年,和平人民公社分成三林公社和陳行公社;五一人民公社分為六里、嚴橋和楊思三個公社。1960年底,撤銷浦東縣,楊思劃歸川沙縣。1961年6月,建立楊思鎮人民委員會;農村地區屬楊思公社。1984年政社分設,分別建立上海縣三林鄉人民政府和川沙縣楊思鄉人民政府。1988年5月,楊思鎮劃歸南市區。1992年11月,撤銷上海縣,三林鄉屬於閔行區一部分。1992年10月,撤銷川沙縣,設立浦東新區。1993年1月,楊思鎮和楊思鄉同時屬於浦東新區;3月,三林鄉劃入浦東新區。1995年11月,楊思鄉 併入楊思鎮,12月,三林撤鄉建鎮。2000年4月10日,楊思鎮併入三林鎮[2][3]

行政區劃

三林鎮下轄以下地區:[4]

三林老街居委會、勞動新村居委會、南街居委會、北街居委會、楊新居委會、思浦居委會、楊東居委會、長青路一居委會、海陽路居委會、香樟園居委會、楊南居委會、新華居委會、華城居委會、玲瓏苑居委會、山水苑居委會、申江豪城居委會、嶺南花苑居委會、明豐花苑居委會、金蘋果花苑居委會、永泰路第一居委會、永泰路第二居委會、翰城居委會、永泰路第三居委會、三林世博家園第一居委會、三林世博家園第三居委會、永泰路第四居委會、永泰路第五居委會、世博家園第四居委會、楊思路第二居委會、楊南第二居委會、楊思路第三居委會、尚東國際居委會、長青路第二居委會、楊思路第一居委會、三林新村第二居委會、三林世博家園第五居委會、世博家園南二居委會、世博家園北二居委會、三林博學家園居委會、懿德新村第一居委會、永泰路第六居委會、東明村村委會、三民村村委會、聯豐村村委會、中林村村委會、三林村村委會、歸涇村村委會、久豐村村委會、臨江村村委會、新春村村委會、西林村村委會、紅旗村村委會、懿德村村委會、天花庵村村委會、金光村村委會、南阜村村委會、胡巷村村委會。

教育

鎮內有高中三林中學、三林東校,初中三林北校、育人中學。

旅遊

  • 三林塘老街(三林老街)[5]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